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综合政务 > 通知公告
  • 索 引 号:001008003012013/2023-57853
  • 文件编号:
  • 主题分类:通知公告
  • 发布单位:区交通运输局
  • 成文日期:2023-02-14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330国道瓯海潘桥至泽雅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发布日期:2023-02-14 09:07 访问次数: 来源:区交通运输局

1、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本项目设置2段路线(潘桥段、泽雅段)。其中,潘桥段起点位于温州市瓯海区潘桥镇陈庄村南侧,起点桩号QK0+000;之后沿潘桥镇区规划向西布线,主线于QK0+488.018处与高桐路平面交叉,随后起高架设置潘桥河大桥至潘桥河北侧,于QK1+115处落地与马桥北路平面交叉后,继续起高架桥直至温州第七人民医院西侧,设置学士前路半菱形互通近期对接学士前路;随后设五峰山隧道穿山至瞿溪镇,继续采用高架桥形式上跨温州绕城高速公路,跨越藤桥河之后高架落地,接瓯海大道西延三期,并设置瞿溪互通。泽雅段起点位于泽雅镇区西侧,与泽雅大道平面交叉,然后以桥梁上跨戌浦江及瓯湖路,接南雅隧道穿山至鹿城区藤桥镇雅漾村。瓯海段终点位于南雅隧道内(鹿城、瓯海交界位置)。本项目新建路线全长7.535km。

2、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环境空气、声环境敏感点如下表所示:

地表水:本项目评价范围最近的地表水体为桐岭河、潘桥河、彭岙河、雄溪河、藤桥河、戍浦江。其中,潘桥河、彭岙河属于桐岭河支流,雄溪河、藤桥河属于瞿溪支流。

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施工期:主要污染为施工噪声、粉尘、沥青烟尘、施工污水、水土流失以及对基础设施等影响。施工生产废水统一收集处理回用,不排入天然水体,生活污水就近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本工程建成将有效改善项目区周边的交通运输条件,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征地和施工可能对当地社会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社会环境影响总体效应利大于弊。

营运期:主要污染为交通噪声、路面径流废水等影响。项目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声环境影响:经预测,工程沿线第一排建筑受工程交通噪声影响较为明显。

4、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施工期:加强施工组织管理、采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扬尘采用洒水降尘等措施;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处理;做好施工组织,减轻对现有道路的影响。

营运期:采用规划控制、隔声降噪、加强绿化、跟踪监测、加强交通管理等措施降低营运期影响,满足相应环境标准的要求。

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330国道温州潘桥至泽雅段改建工程项目符合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温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发展规划、瓯海区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温州市域总体规划,符合产业政策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本项目建成后,有利于改善瓯海区的交通出行条件,加强与鹿城之间的连接,对促进区域交通网络的完善、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升沿线居民出行条件具有重要的意义。项目建成运营对沿线声、大气、生态等环境要素将带来一定的影响,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保法规及环境标准,落实各项环保对策和措施,其环境影响可控制且可降至最低。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本项目是可行的。

6、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主要为沿线200m范围内的居民、企事业单位等以及利益相关者。

主要事项:征求公众对本项目的工程设计、施工和营运期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①设计、施工和营运期环境影响问题;②希望采取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③公众对拟建工程的态度等。

7、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和期限

相关单位及个人在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可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表达对本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

8、建设单位及环评单位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温州市瓯海区交通运输局                 地    址: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行政管理中心1号楼六楼

联 系 人:陈工                                   联系电话:0577-86097106

环评单位:杭州环科环保咨询有限公司               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联创街199号

联 系 人:陈工                                   联系电话:18857175819

建设单位:温州市瓯海区交通运输局

2023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