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瓯博文化驿站举办绒花制作体验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若慧老师担任主讲嘉宾,带领市民领略古人风尚——非遗绒花之美。绒花诞生的契机,源于我国古代的簪花风俗。唐朝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宋史·礼志十五》记载的:“礼毕,从驾官、应奉官、禁卫等并簪花从驾还内。”均可见簪花的身影,可见古代人们都喜欢在发髻上或者耳旁簪花以作装饰。但是鲜花受时令所限、易枯萎,尤其是唐代受到贵妇喜爱的牡丹花期很短,加之插在头上会出现掉色掉汁、掉瓣掉叶等问题,便派生出了用以替代的绒花。
活动伊始,指导老师先为市民普及了绒花的相关知识,而后,亲自向市民示范绒花制作的步骤。按着老师的步骤,市民开始打尖、捻转,一个花瓣、两个花瓣……直至完成所有绒花的配件,然后再将制作完成的花瓣和叶子、珠子用蚕丝线组合在一起,困绕在木簪子上,一支支鲜艳夺目又独具特色的绒花发簪就诞生。
完成绒花发簪的市民都迫不及待地开始试戴自己的作品,现场还有小朋友亲手为妈妈带上自己制作的绒花发簪,成就感和幸福感溢满他们的脸庞。
绒花作为传承千百年的非遗技艺,凝聚着手工艺人们精工细作,专注的工匠精神。如今正值国风热潮下,瓯海博物馆通过让市民切身参与到制作体验中的活动方式,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到这一传统技艺。帮助这一工艺更好地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