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质量强企千百行动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10-16 16:20 访问次数: 来源:区市场监管局

 局机关各科室,各市场监管所:

  为贯彻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质量强区的决策部署,落实省、市局党委关于推进“有感服务、无感监管”的部署要求,推动质量强企建设,决定开展质量强企千百行动。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精神,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三个“一号工程”,以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治理方式的变革,加快构建质量领域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有感服务、无感监管”新体系,激发企业质量提升活力,推动质量强企建设走在前、做示范,为我区“两个先行”提供更有效的质量支撑。

  (一)坚持需求导向。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与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沟通交流,认真倾听、细致梳理企业面临的困难和诉求,摸清企业质量提升中的真正需求,掌握第一手资料,提高服务针对性。

  (二)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分析企业面临的质量堵点、难点、痛点,结合质量服务监管要求,列清单,查症结、靶向发力、精准施策,打好组合拳,全力破解普遍性和个性化难题。

  (三)坚持效果导向。以企业的认可度、满意度作为检验质量工作实绩和成效的准绳,使质量强企千百行动真正惠及广大企业,以有便利感、有贴心感、有获得感的质量服务和无随意感、无任性感、无压迫感质量监管赢得企业的赞誉和口碑。

  二、主要目标

  (一)开展千企创牌行动,重点培育百家企业创奖。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质量奖梯次培育和“品字标”浙江精品打造机制,推动50家以上企业升级先进质量管理体系,重点服务5家企业争创市级以上政府质量奖及培育打造10家以上浙江制造“品字标”认证。

  (二)开展千企提质行动,重点实施百个质量难点(项目)攻关。围绕产业链质量提升,推动 10家以上企业开展质量技术攻关,重点实施1个行业领域质量攻坚项目,攻克一批关键核心质量技术(质量、计量、检测)难题,打通产业链质量提升堵点。

  (三)推进标准提升,推动先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深入实施标准化工作,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标准研制工作,开展对标达标行动,对标先进标准,新增“浙江制造”等先进标准6项以上,新增对标达标企业14家以上,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质量认证技术支撑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完善管理、提质增效,进一步强化标准、计量、认证认可等质量基础对小微企业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发展力。

  三、重点任务

  (一)优化各级质量奖创奖服务。完善培育库建设,对争创国家、省、市、区各级政府质量奖企业、组织实施分级分类梯次培育和精准服务。构建各级政府联动、部门协同、社会各界共同发力的创奖培育机制,强化对接机制、激励机制,确保宣传动员和过程推进有力、有效。组建质量奖创奖专家服务团,个性化量身定制创奖辅导实施方案,“一对一”实施靶向辅导,确保辅导工作取得实际效果。

  (二)优化浙江精品培育服务。加大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工作力度,体系化推进“浙江制造”提质拓面,奋力打造在浙江精品、瓯海精品。健全品牌服务体系,引育一批品牌服务专业机构,在质量管理、对标提升、品牌运营、价值评估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加大浙江精品宣传推广力度,开展“品字标”上墙上网上榜行动,鼓励企业贴标亮标,鼓励企业参加义博会“浙江制造”品牌专区、“三同”专区、绿色产品专区,提升“浙江制造”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三)优化产业链质量提升精准服务。围绕产业链质量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实施产业链质量提升行动,围绕重点产业链逐个梳理提升质量保障和竞争能力的关键环节质量技术问题,优选组织方式,通过“揭榜挂帅”等机制,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推进政产学研检协同,实施质量攻关重点项目,打通产业链质量提升堵点。组织实施中小微企业质量提升帮扶计划,发挥“链主型”企业作用,将链上中小微企业纳入共同的供应链和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质量一致性管控。持续深化特色产业质量提升“六个一”机制,善用缺陷产品召回和市场追溯机制,推进块状产业质量提升。

  (四)优化标准化创新服务。建立标准化工作议事协调机制,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省、市相关文件,制定出台年度标准化实施方案,研究出台《瓯海区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围绕瓯海鞋服、汽摩配、锁具等优势产业,对辖区内培育企业产业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开展相关培训扶持企业制定“浙江制造”等先进标准。加快已立项的“浙江制造”标准等先进标准研制发布进度,提升每百万人牵头制修订先进标准数,完成对标达标新增企业数。

  (五)优化计量技术服务。以市计量院和省眼镜中心为依托,组建技术服务联盟,常态化开展计量服务中小微企业行活动,开展“优化计量、提质增效”企业帮扶,挖掘企业计量技术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计量精准咨询和服务,解决企业在研发、生产、节能减排降耗等方面的问题,促进企业“测的准、造得精”。引导企业导入测量管理体系,推动企业完善先进测量管理体系,推广新型精益制造。

  (六)优化检测认证服务。加大绿色认证企业培育力度,结合优势产业、重点领域,加大入企帮扶宣传,带动企业加快绿色转型发展。持续推进眼镜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导入实施先进质量管理方法,联合省眼镜中心专家和体系认证专家,用好精准帮扶企业跟踪问效统计监测体系,积极开展行业培育和个性化服务,优化质量认证提升方案。将“三同”工作融入产业发展和内外贸一体化工作,鼓励帮扶企业通过自我声明或第三方评价等方式满足“三同”要求,拓展“三同”产品品类。

  (七)优化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紧密衔接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建设,加快质量基础设施“一张网”建设,完善“一站式”服务平台布局。推动质量基础设施综合运用、协同服务,提供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等一揽子服务和解决方案,开展知识产权、品牌培育、质量培训等延伸服务,争取省级五星“一站式”服务平台。推广“质量管家”“质量特派员”“质量园丁”服务模式,形成“个性问题针对帮扶、共性问题联合攻关”的高效服务格局。加强线下与线上联动,深化“互联网+”质量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建设,在减免费用、缩短时限、上门服务、快速响应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

  (八)优化风险预警机制。深化产品质量联动抽查机制,确保省市区三级抽查不重复。制定产品质量风险隐患“四重”清单,构建“分级分类”监督抽查机制,提高监督抽查精准度。常态化实施质量风险隐患动态监测预警,开展重要产品风险监测项目研究,及时归集并推送风险信息给相关部门和企业。实时开展体系认证、产品认证、实验室资质认定风险预警工作,预警信息及时在行业内交流,帮助企业实施预防和风控机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九)优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机制。以许可证、强制性认证、强标类产品为切入口,引导企业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依法配备质量安全总监和质量安全员。在工业产品许可证企业试行“双重预防”机制,加强生产过程质量管控,落实工业产品生产和销售单位“两个责任”。推广企业首席质量官、标准总师制度,交流推广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带动培养一批质量领军人才和高级管理人员。

  四、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成立局领导领衔的质量强企千百行动例会制度,建立研判、调度机制,强化协调和督导。建立“以事为主、条线结合”推进机制,动态掌握任务推进情况,协调解决具体问题,推动工作落实。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落实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推动形成全区上下齐心协力、纵深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党建引领。将质量强企千百行动与当前正在全面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与深化“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结合起来,与开展“质量服务党员先锋队”“合评先锋”等支部党建活动结合起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主动对接服务、下沉服务、靠前服务,聚焦企业所需、群众所盼,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既解决面上共性问题、又“点对点”解决具体个性问题,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

  (三)强化政策保障。完善项目资金配套管理,科学合理用好“品字标”“质量提升”“标准化战略”等项目资金,以第三方购买服务方式,支持保障质量专业服务。落实好检验检测相关费用减免政策,探索区域内关键共性质量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探索推广 “质量贷”“标准贷”等金融政策,将政府质量奖、标准创新贡献奖、品牌认证等荣誉转化为融资“增信”,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金融动能。进一步融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质量基础、产品升级工作,创造良好的质量强企政策协同环境。

  (四)强化能力支撑。积极动员科研院所、高校和全省系统技术机构的力量,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提供高效的专业技术服务。用好科研项目“揭榜挂帅”机制,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发挥突破带动效用。坚持好用管用实用导向,加快“浙江质量在线”等数字化应用成果实战实效再突破,打造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质量服务新生态和智能感知、线上线下联动闭环的智慧监管新模式。

  (五)营造浓厚氛围。用好“质量月”“世界标准日”“世界计量日”“世界认可日”等活动载体,加强质量强企宣传,扩大质量政策知晓度、覆盖面。在实践中发掘一批最佳案例,加大基层改革经验复制推广力度,及时总结宣传各单位好经验好做法,选树一批典型案例、标志性成果,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质量、参与质量、共享质量的良好氛围。

 

温州市瓯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10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