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重点领域 > 市场监管

瓯海发布2022年市场主体运行分析

发布日期:2023-01-16 15:27 访问次数: 来源:区市场监管局

今年以来,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应对疫情给市场主体活力带来的负面影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有序助推瓯海高质量经济发展。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区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0.98万户,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0万户,同比增长34.35%,在全市市场主体增量呈现负增长的情况下逆势增长,相关工作得到温州市市长张振丰的肯定批示。 

一、市场主体相关登记情况

(一)实有市场主体总量保持增长趋势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区实有市场主体109863户(其中企业36526户,个体工商户73337户),去年同期实有市场主体95692户(其中企业32947户,个体工商户62745户),主体数量同比增长率14.8%。

 

(二)新设市场主体呈逆势增长

2022年,全区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20283户,去年同期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15097户,同比增长34.35%,在全市市场主体增量呈现负增长的情况下逆势增长。其中,今年新设企业5756户、新设个体户14527户。与2021年同期相比,新设企业数量下降了1.27%(2021年度新设企业5830户),新设个体户数量增长56.76%(2021年度新设个体户9267户)。

 

(三)市场主体注销总体呈下降趋势

2022年,全区注销各类市场主体6996户,去年同期注销各类市场主体7395户,注销量略有下降。今年注销市场主体中个体工商户有4601户,去年同期个体工商户注销量为5054户,同比略有下降;企业注销2395户,去年同期企业注销量为2341户,同比上升了2.31%。

 

(四)市场主体类型分布情况

从市场主体类型分布数量上看,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区企业存量36526户,个体工商户73337户,企业占比33.25%;2021年同期企业存量32947户,个体工商户62745户,企业占比34.43%。今年企业占比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企业新增速度远低于个体工商户新增速度。

(五)市场主体行业分布情况

2022年12月31日实有市场主体行业分布表显示,市场主体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有93053户,占比84.70%,去年同期第三产业为79171户,占比82.74%。2022年第三产业占比进一步提升,在数量上继续保持主导地位,比第二产业高70.08个百分点,两大产业间的差距十分明显,且第三产业比重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呈现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三二一”的倒梯形产业格局。

 

2022年度新设市场主体行业分布对比表显示,2022年新设市场主体中,第一、第二产业新设量和占比相较去年同期均处于下降;第三产业新设量和占比相较去年同期均增长较多。

 

二、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特点

一是服务业市场主体总量和增量稳居首位。全区现有服务业市场主体93053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84.70%,2022新增服务业市场主体19370户,占2022年所有新增市场主体的95.50%,服务业市场主体基数与总量都位居首位。从具体行业来看,今年新增的服务业市场主体主要分布在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占比分别为60.59%、12.45%、6.37%。虽然疫情形势复杂、经营成本上升等影响还在持续,但批发零售业新设量和去年同比还是保持了小幅增长(16.50%),展现出困难状态下的发展韧性。同时,浙江省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革和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着力建设三大科创高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量持续上升,今年新设574家,去年同期为500家,同比增幅14.8%,行业发展势能得到进一步体现。 

二是工业市场主体登记量大幅下降。2022年度新设工业市场主体848户,去年同期新设1262户,同比下降32.81%。2021年底,瓯海区为进一步优化存量工业用地资源配置,提升工业用地质效,出台了《关于规范瓯海区工业用地二级市场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要求“工业厂房出租实行登记备案制,由出租、承租方向属地镇街(开发区)提出申请。若工业厂房出租未在属地镇街(开发区)登记备案的,暂缓办理营业执照登记等手续。” 相较以往,工业市场主体登记难度提升,因此今年工业市场主体登记量大幅下降。

三是直播类经营主体发展趋势明显。全区现有直播行业经营主体747户,去年同期为241户,同比增长209.96%,2022年新增直播行业经营主体506户,去年同期为123户,同比增长311.38%,增长态势较为明显。作为瓯海区老牌省级电商示范产业园区,力西特电商园区孵化了一大批龙头电商企业,如今也积极转型向MCN产业发展,园区内现有80%以上企业开展直播。瓯海区因势利导在去年年底发布了《瓯海区MCN产业培育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2年)》,鼓励电商园区、MCN机构、品牌企业等建设直播电商基地,依托服装、鞋、食品、眼镜、智能锁等优势特色产业领域,培育推广一批瓯海网红产业带。同时,瓯海区整合国有企业场地资源,招引专业第三方运营,规划建设规模型多功能、多业态MCN电商园区或基地,引入淘宝直播、抖音、快手等官方直播平台运营服务中心,打造一批“淘品牌”“抖品牌”。 

四是集群化登记大幅度增加。2022年度,通过入驻众创空间、实行地址托管等方式登记的市场主体有3600余户,去年同期约1200户,同比增长超过200%。集群化登记具有占用资源较少、对市场主体培育贡献较大的发展优势,对区内市场主体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推行市场主体集群注册登记,突破土地要素制约,化解企业落户难题,大大降低个人创业门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目前,瓯海已经累计建成23家众创空间(孵化器),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5家、孵化器1家,省级众创空间10家,为我区加快推进大孵化集群建设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三、促进市场主体有序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一是流程再造,推进市场主体培育。以“市场主体最活跃、市场活动最宽松”为目标,深化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持续提升“一网通办”智能化水平,打造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升级版;迭代升级“证照分离”改革,全面推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做好行政许可事项动态管理,出台和完善“四扇门”改革事项清单;提升市场退出快捷化水平,进一步压减简易注销公告时间,完善普通注销机制,全面推行强制注销,简化企业、个体工商户注销流程,全面推进“歇业制度”, 个体工商户转让登记制度,构建便捷有序的市场退出机制。

二是深化服务,助力市场主体纾困。优化“1+5+16”产业政策科技创新扶持办法知识产权相关政策,同时推进知识产权融资,探索创新开发知识产权专项融资产品;会同金融机构开展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破难行动,升级“贷款码”应用,深入落实“首贷户拓展专项行动”,持续加大“首贷户”培育拓展,推动银行业机构进一步细分小微企业客户群体,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户提供首贷和续贷支持,同时在审批窗口设点金融服务站为区域市场主体提供更加高效的配套金融服务;深入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建立健全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市场主体降本减负、融资增效、稳岗留工等扶持纾困政策,优化完善市场主体发展监测和跟踪分析机制,探索构建数字赋能、环境优化、政策扶持、要素保障、党建融合“五位一体”集成服务发展体系。

三是多措并举,全面实施公正监管。以打造“信用浙江”为目标,迭代提升信用“531X”工程,扎实推进小微企业信用建设,加快建设企业信用综合监管体系,健全信用承诺管理机制,推行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建立柔性监管容错制度,强化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指导失信企业及时开展信用修复;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集成改革,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加快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高效协同机制;加强市场主体信用修复,完善信用监管体系,完善信用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