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综合政务 > 计划总结
  • 索 引 号:001008003012004/2022-46547
  • 文件编号:温瓯教发〔2022〕1号
  • 主题分类:计划总结
  • 发布单位:区教育局
  • 成文日期:2022-02-21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关于印发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03-01 17:39 访问次数: 来源:区教育局

各中小学、幼儿园,各直属单位,社区学院:

现将《瓯海区教育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瓯海区教育局2022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

2022年2月21日

(此文件公开发布)

瓯海区教育局2021年工作总结

2021年,我区教育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党建为引领,狠抓基本建设,优化师资队伍,深化教育改革,各类教育协同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教育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一、主要成效

2021年,学前教育新增公办学位2760个,创成省二级以上优质园27所,一二级园覆盖率达71.14%,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5.01%。中小学新增学位5040个,创建省标准化学校7所,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98.49%;创成浙江省现代化学校5所,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1所,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1所;创成省级现代化社区学校1所,省示范性老年学堂1所,省健康促进金牌校1所,省近视防控特色校1所;创建省教师发展学校优秀2所、良好2所;“以学生为中心”的五重构教育改革获市委书记刘小涛批示肯定,暑期托管工作获时任市长姚高员批示肯定。

二、主要工作

(一) 党建引领,学习教育扎实开展

1. 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陆续开展“百年党史”学习活动、“红色根脉”宣讲活动、“薪火相传”教育活动、“教育惠民”实践活动,成立“学党史•讲历史”红色记忆少年宣讲团、“瓯越•师说”青年教师宣讲团和“忆峥嵘•守初心”银龄党员宣讲团,利用“瓯海教育发布”平台推送、学校自主安排、课程点单及邀请专家等形式开展宣讲,共开展党史宣讲432场,受众11余万人次。区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特色亮点工作在区会议上作交流发言;“美好校园”建设提升工程获评瓯海区“三为”专题实践活动“最满意的实践项目”。以“从小学党史 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为载体,全面开展“童心向党 礼赞百年”系列活动,多次获登学习强国平台。

2. 党建建设品牌化发展。组织开展第二轮瓯海区教育系统新时代党建“三化一创”活动。全年培育创建10所区级党建工作示范校(单位),4所学校创成第二批温州市中小学党建工作示范校(单位);组建10个党建工作联盟,确定41位公办学校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为未建立党组织民办学校党建指导员。积极组织参与微型党课活动,实施“红色接力培养计划”,全区教育系统入库57名入党积极分子,新发展28名预备党员,转正19名党员。开展系列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党员教师积极参与防疫、反诈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3. 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持续深入推进“清廉学校”建设,完成区级49所学校评估,创建引领型“清廉学校”12所,规范型“清廉学校”及以上44所,提升型“清廉学校”及以上66所。加强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全年开展学校重大基建项目审计10个,校长任期及离任经济责任审计20个审计项目。紧扣重点时段,强化党风廉政建设。2021年,受理“浙里访”平台信访咨询投诉件3392件,局党委综合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置人员累计52人次;受理区纪委移交案件及局自办各类违法违纪案件4起,办结3起,共7人受党纪政纪处分(含区纪委处理发文4人);解除政纪处分6人。开展教师违规补课、酒驾等多项专项整治工作,查处3所学校12位教师违规补课行为,5人因酒驾受党纪政纪处分。

(二) 管服并举,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加强

1. 教师引培力度持续加大。出台人才新政,4月,区两办修订出台《瓯海区教育人才引进和培育实施办法(修订)》(瓯委办发〔2021〕22 号),区内培育的教育人才享受同等政策,做到本土人才与引进人才同待遇,增加民办学校原在编在岗教师和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落实40位高层次教育人才优惠购房政策。2021年,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23人,柔性引才23人,招聘优秀毕业生85名,获评省教坛新秀4名,获市级荣誉123名。

2. 队伍建设不断规范。推进“良师”队伍建设,制定《瓯海区师德师风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瓯海区中小学开展师德专题教育“三大工程”的实施方案》《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等行为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丰富师德教育活动方式,完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机制,不断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扎实开展中小学教师资格注册与认定工作,本年度共381名教师参与资格注册,1088人取得相应教师资格;交流教师278名,其中校长33名,骨干教师64名。试行教育管办评分离工作。落实教师“以区为主”人事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落实学校用人自主权,自主设置学校机构、自主聘任中层干部。确定31所学校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改革试点学校,自行组织评审、自主进行聘任。

3. 教师关爱全面到位。落实十大惠师行动,实施弹性上下班制;为教师配置午休躺椅,保障教师每天午休躺睡40分钟;为日均1040位课后托管教师或晚自修管理教师提供爱心营养餐(晚餐);为全区青年教师提供廉租公寓70间;打造教师运动休闲场所,成立教职工合唱团、青年教师俱乐部等社团;在6所学校试点启动教师身心健康专项服务;全区教师每年享受动车南地下停车场免费停车5天福利和每月两次免费洗车服务;为每人增拨1500元工会补助,教师节为每位教师发放300元节日活动经费。

(三) 聚焦内涵,教育改革持续深入

1. 深化“以学生为中心”改革。制定出台《推进教育治理“五重构”,打造“未来教育创新区”指导意见》系列文件。5月20日,承办全市打造教育高地推进会暨瓯海教育“五重构”改革现场会,该项工作获市委书记刘小涛批示肯定,典型做法在《温州改革(探路者)》《温州日报》《未来教育家》等各类媒体刊出。2021年,打造10所首批温州市“未来教育”窗口校种子单位和9所首批瓯海区级未来教育先行学校。率先出台“瓯海区美好校园空间建设十条举措”,以高于省定学校建设指标规划和建设未来学校。

2. 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革。“1+1+X”模式推进瓯海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5月浙里办上架“瓯海招生地图”,为全市家长提供瓯海区教育资源查询窗口。“学校发展”智治一张图系统和“慧德育”学生成长美好评价系统分别获温州市首届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创新应用大赛一等奖、二等奖。2个项目入选全市2021年度数字化改革重点任务,“慧德育”项目成为全省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首批创新试点项目。

3. “双减”政策开局良好。中办、国办及省市“双减”文件出台后,我区第一时间研制实施意见,出台《瓯海区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托管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瓯海区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实施方案》,形成“双减”十大任务清单。区教育局联合多部门共同执法17次,专项检查培训机构133家,向24家问题机构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责令11家机构停业整顿。依法依规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共注销41所(其中公告注销1所,终止办学2所,转为非学科类38所),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达100%,营转非工作在全市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工作视频会议上做经验交流。组建课后托管服务师资队伍,试行学生午休“躺睡”制度,率全市之先开展小学生暑期托管服务试点,得到广大家长支持和好评。各校积极研究特色创新举措,如“双减”π计划、1+2+N、四色融合、五育并举、四阶众创、星火五育、魅力燎原等。9月,我区承办全市“双减”工作推进会并做经验介绍,获《浙江日报》《温州日报》等媒体报道。

(四) 提升质量,各类教育协同优质发展

1. 学前教育稳步发展。实施幼儿园办园体制改革,2021年,瓯海被列入全省“公办幼儿园办园体制改革创新配套政策试点县(市、区)”,研究出台了《瓯海区登记设立公办幼儿园管理办法》,共新设、转设7所幼儿园为登记设立公办幼儿园,实现全区所有城镇配套小区幼儿园为公办幼儿园,公办在园幼儿覆盖率达51.03%,公办幼儿园办园体制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得到浙江省教育厅通报肯定。加速升等创优,27所幼儿园申创一二级幼儿园全部通过评估,优质园覆盖面达71.14%。薄弱幼儿园整治持续深入,关停5所薄弱幼儿园,指导9所薄弱幼儿园升等创优,认定瓯海区欧顿幼儿园等5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加大托育资源建设,2021年新增托幼一体化服务试点园11所(新增托育园4所,公办园周末早教亲子园7所)。在全市率先申报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并通过省级评估。

2. 义务教育合作持续深入。4月,瓯海区外国语学校、瓯海区梧田第一中学与清华附中签订协议,创办清华附中创新实验班;区外国语学校等4所学校与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温州外国语学校组建温州市未来学校发展共同体。9月,与温州大学、深圳21世纪教研院、上海慢点教育、育英国际实验学校等品牌签订协议,四所学校实施委托办学。深化名校集团化战略,组建区教育研究院附属初中、区教育研究院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温州市未来小学教育集团,探索设立学段有效衔接的梧田幼小中衔接实验区。省“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实验区工作继续推进,22对结对学校的课堂教学教研活动正常开展。完善教共体模式和运行机制,组建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11对。落实结对帮扶工作,2021年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工作援派10名教师(新疆阿克苏地区3名、四川阿坝县7名);接收4名阿坝县教师前来挂职锻炼。依托课堂变革项目和问题化学习联盟、作业改革研究联盟,多样化开展学科项目化学习。分层次推进课堂建设,充分利用学科拓展与STEM课程建设促进初中思维课堂建构,促进学校建构以校为本的主题研修活动策划,提升师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数据驱动”评价改革提升教师素养以改进学校教学。教育质量持续提升,2021年中考成绩超全市平均分35.4分。

3. 职业教育名列前茅。有序推进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双高”建设,2021年顺利通过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三名工程”终期验收,区职专获评浙江省中职名校。3月,区政府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协议,共同举办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瓯职成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单位,为温州中职首家试点单位之一。“汽车运用与维修”项目入选浙江省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推荐项目;“智慧物流实习实训基地”被认定为2021年度浙江省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服装“高定”协同育人的实践与探索》项目被认定为2021年度浙江省职业院校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眼镜专业产教融合实训(职业体验)基地成功申报浙江省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职业体验基地)。学生在各级各类大赛评比中成绩突出,瓯职连续三年蝉联温州市中职学校省级及以上师生大赛成绩榜榜首,学生初次就业率100%。

(五) 强化保障,教育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1. 教育投入持续增长。2021年我区教育预算全年支出193174.93万元,比上一年度预算支出增加18.63%;2021年生均一般公共财政教育支出20589元,较上年增长3.69%,项目经费和生均项目经费均实现较大增长。做好各类助学扶贫工作。2021年共发放国家资助项目、残疾学生特殊教育、泽雅山区住宿生营养改善计划、“瓯商情”资助低保学生、师生因病救助经费、自闭症幼儿“点亮蓝灯”等各类资助补助经费1067.28万元,惠及10035人次。2021年起,资助经费全部纳入省教育厅的“一窗受理”系统或市政府的“一键达”系统管理。

2. 基础建设稳步推进。建成投用温州榕园学校、温州会昌小学、郭溪实验小学、景山小学扩建工程等4所中小学和温州会昌幼儿园、南部新城实验幼儿园、南滨锦园幼儿园、牛山实验幼儿园等4所幼儿园,撤并娄桥古岸头小学、潘桥涤清希望小学、泽雅周岙小学、郭溪五小等4所小学。实施基建修缮项目及专项食堂提升59项。教育装备不断改善。超额完成温馨教室建设任务,安装空调686个教室,采购可调节课桌椅6818套,改造教室灯光550个,率全市之先完成公办学校所有普通教室和功能室的灯光改造。10所中小学完成省级书香校园建设,率全市之先启动“馆校通”工程建设,区教育局在第87届中国教育装备展书香校园建设论坛和2021年全国中小学阅读素养研究工作推进会暨新时代中小学图书馆创新建设学术交流会作经验交流。建成新型教学空间45个,2个案例获省中小学新型教学空间优秀案例。创建市级教育装备达标园(优秀园)25所。

3. 督导职能充分发挥。做好第一轮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5月份,完成全区第一轮第二批38所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修订完善中小学、幼儿园发展性评价暨办学绩效考核方案,委托温大基础教育评估中心对102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的“发展性指标”进行现场考察评估。坚持开展教育专项督导,责任督学按月开展专项督导工作。制定完善镇街教育考绩方案,督促镇街党委、政府更好履行教育职责。

4. 营造校园安全合力。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建立瓯海区校园周边“阳光区”联动建设机制的通知》,各部门联合助力校园周边200米“阳光区”建设,全区学校通过平安联盟爆料隐患233件,办结213件;创建20所校园周边“阳光区”学校。四部门联合制定强化“双减”课后托管服务时段校园及周边安全工作文件,属地和部门的职责要求不断强化。围绕国家安全教育日、安全生产月宣传教育、反诈教育、反邪教育、消防宣传月、防溺水等系列主题,开展多种形式活动,不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强化监督检查,累计派出40组次赴各校开展平安校园建设督查,整改196个隐患点。实施校园安全三级管理,创5A等级平安校园3所,4A等级平安校园占比达87%。完善“瓯海教育智控中心”管理,全面推广“智慧护学岗”建设,建设智安校园36个。完善教育系统防控工作机制,全力抓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全区校园疫情防控应急演练;研发《瓯海区中小学(幼儿园)传染病网上报送流程》;2021年全面建成全区中小幼智能阳光厨房,覆盖率为100%。

(六) 立德树人,学生综合素质稳步提升

1. 德育工作扎实开展。全面加强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开展 “百年潮涌·中小学爱国主义主题读书教育”等各类主题活动,探索“价值观教育基地学校”研究模式,2所学校被列入第二批温州市价值观基地学校,7所学校列入第二批区价值观教育基地学校。加强德育和班主任队伍建设,依托名班主任工作室、骨干班主任培训班、班主任工作论坛、班会优质课、“瓯海四季”德育论坛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等平台,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学习,1名老师荣获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长三角一等奖;1名教师晋级国赛。

2. 体艺工作深入开展。制定《瓯海区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意见》《2021年小学生体育美育素养监测实施方案》,率全省之先将音乐、美术、体育课程纳入小学六年级学业质量全员测试。通过建立科学的学生体育美育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促使全区小学开齐开足课程,配齐配足教师和相关教学设施,落实学生体育美育工作。实施学校体育“三个一”活动计划,形成面向人人的常态化学生体育竞赛机制,2021年初中毕业生体育学业考试平均分38.14分,跃居全市第一。扎实开展四大节活动,获市级体育比赛团体冠军4个,亚军13个,季军16个;学生获市艺术节奖项107项,省级奖项11项;学生获市科技节奖项61项。陈庄小学获评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瓯海区第二幼儿园创成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任岩松中学男子排球队获浙江省中小学生运动会冠军。

3. 劳动教育成果显著。构建具有瓯海辨识度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模式,形成了多层级、多形态的劳动实践基地网络,创建劳动实践基地省级1个、市级7个,居全市之首。利用校园周边闲置土地改造成学生劳动实践基地的做法,获时任区委书记王振勇批示肯定,获登区委第5期红榜。5月,瓯海被列入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家-校-社”协同劳动教育成果成功入选教育部《全国小学劳动教育典型案例》,并在全省劳动教育大会上作经验介绍。

瓯海区教育局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推进落实的关键之年。全区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高水平建设“科教新区、山水瓯海”的战略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优质均衡发展,扎实落实“未来教育”创新区建设各项任务要求,进一步打响擦亮“学在瓯海”品牌,全面提升瓯海城市核心竞争力。

一、总体目标

新建投用公办园6所,创建二级以上优质园14所,公办园在园幼儿覆盖率达55%,优质园占比达70%,普惠性幼儿园占比保持90%以上,托幼早教试点新增幼儿园10所;新建投用公办中小学4所,创建省现代化学校5所,打造“未来教育”窗口学校10所。完成更换可调节课桌椅5000套,新增空调安装教室720个。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规模占比控制在5%以内,民办新居民子女学校100%创成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教育现代化监测水平晋级5个位次,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下降1个百分点,2022年中考成绩力争“保二争一”;新建校外青年教师公寓100间,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20名以上;创成全国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二、主要工作

(一) 强基础,整体改善教育办学条件

1. 加快推进未来学校建设。建成中心南单元E-10地块配套幼儿园、西江月配套幼儿园、新桥B-23地块配套幼儿园、梧田绿轴G-41d幼儿园、塘东安置房配套幼儿园、站前单元B-24a地块配套幼儿园等6所幼儿园。建成投用南堡小学、温州榕园学校二期、大学城附属学校综合楼建设工程、龙霞实验小学综合楼建设工程等4个中小学项目。加快推进瓯海职业中专集团迁扩建工程、潘桥单元C-04地块站西小学、瞿溪一小扩建工程、温大附属茶山实验中学扩建工程、中心区西单元B-06学校等5个续建项目。启动温州中学附属初中、梧田西单元规划小学、绿轴小学装修工程、瞿溪二幼迁扩建等4个项目。

2. 优化重点区域校网布局。利用温州中学附属初中、仙岩一小、南堡小学等新建扩建项目,撤并南白象中学、梧田蟠凤小学等学校。整合泽雅中学和泽雅一小教育资源,举办九年一贯制学校,提升瓯海西部教育整体实力。积极配合未来社区建设,优化校网布局,全面筹划南部新区、西部生态城等重点板块校网布局,新建一批未来学校。

3. 继续增强教育保障水平。继续推进中小学空调安装工作,全区29所中小学新增“温馨教室”720个。配置5000套手摇式可调节课桌椅,指导民办学校教室灯光改造。打造第二批十大智慧图书馆,形成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瓯海样板”。重构校园空间,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空间180个。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方向,优化提升实验室等功能室建设,深入推进中考实验操作标准化考场建设市级试点工作。创建市级教育装备达标园(优秀园)10所,提升我区幼儿园专用活动室装备条件。启动瓯海区学校教育装备管理系统建设,提高教育装备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教育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4. 足额保障教育经费使用。充分发挥财政主渠道作用,努力提高区财政教育分成比率,实现财政对教育投入经费稳步增长,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只增不减,确保在校学生生均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只增不减,确保项目经费和生均项目经费均实现增长。积极响应中央过紧日子号召,严格厉行节约和政府采购,有效控制各类大宗物品的采购行为,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加强对学校工会、超市、食堂的财务管理,规范学校会计核算制度。

(二) 提品质,用心打造家门口美好校园

1. 打造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标杆城区。加快公办幼儿园投用速度,新增公办学位2160个,力争公办园在园幼儿覆盖率达55%。完善登记设立公办幼儿园管理机制,继续探索公办园政府购买方式下的委托管理模式,新增登记设立公办幼儿园1-2所。扶持打造一批质量过硬普惠性民办园,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巩固在91%以上。持续推进托幼一体化发展,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展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及周末早教服务。探索开展幼儿园延时托管服务。加大互动发展联盟帮扶力度,进一步发挥联盟园牵头园的示范辐射帮扶作用。鼓励幼儿园上等级、创特色,争创二级以上幼儿园12所。

2. 提高义务教育优质发展首位度。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查漏补缺,补齐短板,促进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在均衡基础上优质发展。启动实施中小学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经费、资源、编制、奖励等方面继续加大支持,打造一批在全市有影响力的标杆学校;中考成绩在全市实现“保二争一”,前20%率、总分、平均分、后20%率等关键指标取得较大进步。完善集团化办学考核考评机制,继续探索“幼小中衔接实验区”办学经验。控制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规模,力争在校生规模占比控制在5%以内。创建省现代化学校5所,高水平推进“互联网+教育”实验区创建工作。深化教育合作项目,促成任岩松中学与北京外国语大学温州附属学校合作事宜,促成与温大、清华附中、上海慢点教育、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等合作项目出成效、提质量。

3. 加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强区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有机衔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与质量。推进职专集团学校“双高”建设,确保高质量通过双高阶段性验收。推进“数字大脑”建设,高质量推进“三名工程”,升级“赋能平台”,对接眼镜、智能锁、物流、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和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组建实体化职业教育集团。提高社区教育服务质量,做好家长服务坊智能管理平台建设,以“线上+”为主要途径,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创建省现代化社区学校1所,市级示范现代化社区学校1所。

4. 推动民办教育走精品化发展路径。有效压减和控制瓯海少林武术学校等6所新居民子弟学校和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等4所民办学校的办学规模,在校生占比控制在5%以内,促进民办教育走精品化发展路线。做好民办幼儿园减量提质工作,完善民办园扶持机制和普惠补助标准,探索民办幼儿园退出机制,全区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力争控制在47%以下。加快区内民办学校高端发展,打造瓯海民办教育代表性品牌。加大执法力度,推进“互联网+监管”,对隐形变异违规培训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坚决防止隐形变异违规培训行为蔓延。推进融合教育“扩面提质”,扩大轻度残疾儿童中小学随班就读覆盖面,全面实施“特教学校+卫星班”融合教育模式,积极推进融合教育试点校建设。落实省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确保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全覆盖、零拒绝”。

(三) 重师资,打造德艺双馨师资队伍

1. 完善师德师风规范。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遵循“以师为本”发展理念,将“四有”好老师标准、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要求落实到师德教育全过程,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全面开展“思想筑基、师德铸魂”专项行动,不断创新“师德健康码”应用管理,建立“优师+良师”师德建设专家库和优质师德教育数字资源库。强化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继续保持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治理高压态势,不定期组织明察暗访活动,迅速查处相关举报。

2. 加大名师引培力度。推进“精英教师培养行动”,开展“1+2+4”学科名优教师团队建设,加大面向全国引才力度,做到人才引育政策最优、内培外引奖励同步,2022年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20名以上。注重柔性引才,建立“瓯海客座名师”队伍,打造优质师资“三大梯队”。培育领军型教师,完善研培机制,鼓励名优骨干教师突破职业发展瓶颈,争当名师名校长。重视校长队伍建设,完善校长“退出”机制,构建良性循环、螺旋上升的校长成长路径,引进优秀校长和管理团队。拓展基础性、需求性、引领性培训体系,让有追求、有梦想、有能力的教师有更大的平台提升自我。培育好年轻教师,聚焦“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招引更多优秀毕业生来温从教。加大关爱力度,新建投用青年教师公寓100间,深化优师惠师暖心举措,让广大年轻教师安心从教。

3. 推进师资管理改革。深化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健全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民主管理机制,赋予学校和校长在教育教学、进入用人、绩效分配等领域更多自主权,支持学校自主设置内部机构、提名副校长、聘任中层干部,推进校长聘任学校领导(管理)人员试点。不断规范职称评审程序,力争学校自主评聘中级职称全覆盖。继续发挥学校在人才引进、提前招聘、教师配置、教师流动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探索学校确定人选、区教育局监管的人事配置模式。结合“基层减负”,合理缩减对学校的各类不必要检查评估、考核评价,把教师从不必要的琐事中解放出来。继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现有编制不足的问题,为学校教师临时性短缺等问题提供服务。

(四) 提质量,扎实推进全面育人工作

1.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围绕“五育”并举育人目标,按照“整体设计、区域推进、学校突破”总体思路,促进立德树人机制更完善,德智体美劳育人体系更健全,德育评价制度更科学,素质教育成效更明显,计划建设市级价值观基地学校2所、区级7所,创建省级文明校园1所、市级文明校园3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专业水平,举办德育干部培训活动。继续实施班主任队伍建设,发挥育人功能,强化学科德育,注重主题教育、仪式教育,建设有瓯海辨识度的“美好德育”样板。

2. 加强学生劳动实践教育。深入推进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区建设,落实《瓯海区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试行)》,完成瓯海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综合评价信息化平台建设,组织开展瓯海区劳动教育示范学校、最美劳动教师、最美劳动小能手等创建评选工作,让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师生都成为劳动场景中的景色。创新基地建设模式,探索“学校+实践基地”教育共同体,推进“公+民”资源共享混合制实践基地成长模式建设,构建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瓯海模式”。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智慧实践基地建设,开展儿童友好实践基地创建,助推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争创劳动实践基地省级1个,市级3个以上,区级校内劳动实践基地10个以上,全区校内劳动实践基地覆盖率达80%。制定出台瓯海区劳动实践教室技术标准,全区劳动实践教室覆盖率达80%。建设一批示范性的研学旅行基地(营地),同时建设以此为核心、周边基地为辐射圈的基地群,重点打造三条基地(营地)辐射式研学旅行带。在区学生实践学校三期改造基础上建成露营基地,打造瓯海南部研学旅行实践带;推进共建共享模式,巩固与市学生实践学校合作,打造瓯海中部研学旅行实践带;利用周岙小学校舍建设瓯海西部研学旅行集散中心。支持社会基地(营地)建设,推动引进大型研学教育机构,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促进民办基地健康发展。

3. 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坚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并重,落实心理健康监测、长效干预机制,提倡中小学生到校后锻炼20分钟,保障学生每天校内外体育锻炼各1小时,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98%,职专和初中优良率达55%,小学优良率达60%。创新学校体育、美育,突出打造体艺特色,在开好音乐、美术、书法课程基础上,探索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课程,高质量推进“一校一品”体艺内涵建设,形成面向人人的常态化学生体育竞赛机制和艺术展演机制,完善体育和艺术素养评价,保障体、卫、艺、科器材配置,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和体育大课间活动。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启动心理辅导中心建设工作,关注学生生命教育,重视特殊学生群体安全,开设生命教育课,配齐心理健康教师,增强学生尊重生命意识。建立瓯海区校园食堂食品卫生管理督查通报制度,完善学校负责人陪餐制度和家委会参与校园食品安全监督机制,保障学校食品营养健康和卫生。深入推进“明眸皓齿”工程,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坚持家校共育,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家教课程体系,推出菜单式课程,对家长进行系统培训。

4. 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深化“双减”政策落实,开展“轻负高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五育融合”发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变革内涵项目全覆盖,中考成绩继续“保二争一”。深化课堂教学变革,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继续推进以“问题化学习”为主线的课堂变革项目。强化课堂学习活动设计与落实,提高教师备课能力。强化作业改革,探索弹性作业、跨学科作业和自主性作业。深化区域课程改革,打造区域“课程部落”课程品牌,创建市级精品课程5-8门,市级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方案3-5个,完善区域8大主题特色课程建设,形成区域特色课程共享机制。

(五) 优机制,加快形成美好教育治理体系

1.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以党的二十大召开为契机,聚焦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党建工作与教育工作深度融合。开展新时代党建“三化一创”活动,创成示范校区级10所、市级6所,创建第一批“红色先锋工作室”。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指导,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及“双减”背景下的积极作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一岗双责”,强化“清廉学校”建设力度,使引领型“清廉学校”达15%、规范型达50%、提升型达70%,开发一批清廉教育校本课程,打造一批清廉教育阵地。坚持正风肃纪,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坚决查处各类违纪违法行为,着力解决全区教育系统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四风”等突出问题。加强形势分析研判,规范信访办理程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加强教育内部审计,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2022年开展基建项目审计5个,校长任期经济审计18个。

2. 深化教育综合治理改革。继续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五重构教育改革,结合“未来教育创新区”建设,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要求的改革2.0版。出台“瓯海区进一步激发学校自主办学活力十条举措”,深化校园周边“阳光区”窗口学校建设,形成可推广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继续举办高峰论坛、改革推进会和校长读书会,加快打造一批管理高效便捷、队伍崇文乐教、校风活泼向上、环境清幽宜人的“未来教育”改革窗口学校。扎实推进教育系统数字化改革,重点做好“慧德育”“云阅卷”“慧观课”“慧课堂”“慧课网”等应用的常态化使用。做好“瓯教云”平台、全国教师信息系统、学籍系统等基础数据的维护与更新工作。制定学校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积极谋划适合学校发展的数字化场景,形成有学校特色的数字化场景,以数字化改革维度讲好学校的发展故事。

3. 深化平安校园立体管控建设。认真落实校(园)长是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制度,完善平安校园建设动态量化考核办法,强化过程动态监管,打好约谈、挂牌、曝光等责任落实“组合拳”,严格执行安全工作负面清单“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做好党的二十大、亚运会以及全国全省重大活动期间的校园安全工作,确保重点时期安全稳定。全面推进校园安全专项整顿工作,充分发挥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强化校园智能管控平台建设,落实校园周边交通治安专项治理,高标准打造精致而有文化的20所校园周边“阳光区”学校,创建4A等级以上的平安校园达92%,树立校园综合治理的瓯海标杆。加强安全教育课程建设,全面落实校园安全保卫措施,严厉打击各种侵害师生的刑事犯罪活动,坚决杜绝体罚、欺凌、虐童等事件发生,不断增强学校安全保障与应急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避险能力。

4. 构建教育质量综合督导评价体系。健全学校常态化督导机制,围绕全区教育工作重点难点,继续坚持每月一次的专项督导,督导结果及时通报受评单位。完善中小学校、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充分发挥责任督学的监督指导作用,提升责任督学工作水平。按照“公平、科学、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学校发展性评价暨办学绩效考核,坚持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责任督学工作的核心任务。修订完善镇街教育工作履职考核指标体系,加大评估考核结果运用力度,促进镇街更好依法履行教育职责。探索建立基于大数据背景的教育督导评价体系,提高督导评价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