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新时代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统筹推进瓯海体育事业发展,特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倡导“体育让生活更美好”的健康生活方式,以深化改革激发活力,以系统理念和数字化引领发展,加快推动建成覆盖城乡、便民惠民、持续发展、不断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为瓯海走好共富路、续写创新史作出积极贡献。到 2025 年,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1.5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0平方米以上,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96以上, 实现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行政村便民体育设施全覆盖。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全民健身领域改革创新。以数字化为引领,聚焦数字赋能,围绕“体有所健”,大力推进全民健身数字化改革。依托“浙里办——浙里健身”,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地图”、体育社团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和科学健身、体质监测、体育赛事活动等应用场景,打造全民健身数字化服务平台,提供全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导航、预约、支付、体育赛事活动查询报名、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等“一站式”服务。鼓励政府投资新建体育场馆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运营,落实《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与运营体育场所的意见》(温政办〔2020〕74 号),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投资运营体育场所和公共体育设施维修维护。创新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和数字化应用,制定落实公立学校体育场馆100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推动机关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应开放尽开放。(责任单位: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区财政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住建局、区大数据管理中心、各镇街,以下均需各镇街参与,不再列出)
(二)完善全民健身制度体系。实施依法治体行动,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以标准化规范化推进均等化进程,落实《浙江省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 384 号)、《进一步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实施意见》(浙体群〔2021〕40 号)等政策文件,加强体育普法宣传。(责任单位: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住建局、区司法局)
(三)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实施体育设施普惠行动, 建成瓯海奥体中心、温州龙舟运动中心等重大体育设施项目,充分合理利用边角地、闲置地,新建一批群众举步可就的健身场地设施。到 2025 年,达到村级全民健身广场(体育休闲公园)10个、社会化足球场地10个,实现行政村体育设施覆盖率100。积极参与未来社区、美丽乡村、未来乡村、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开展老年人、残疾人体育运动和健身设施建设。实施百姓健身房惠民行动,持续擦亮温州百姓健身房全国首创的体育惠民“金名片”。到 2025 年,全区百姓健身房达到 50 个以上,实现百姓健身房迭代升级,实现智能化百姓健身房镇街全覆盖。(责任单位: 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四)提供优质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加强全民健身“双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基层体育委员)队伍建设。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上岗服务行动,组建社会体育指导员讲师团,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进文化礼堂、企业、学校、未来社区、未来乡村等。推广应用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服务系统,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上岗履职率。提升国民体质监测能力,提供标准化体质测试服务,推广个人运动健康档案和运动建议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国民体质测试、健身咨询、运动康复指导等服务。提高《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的覆盖率、达标率和优良率。(责任单位: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科技局、区民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卫生健康局、团区委、区人力社保局)
(五)夯实全民健身组织基础。实施体育社会组织实体化规范化行动,完善体育社团激励和退出机制,推动体育社团健康持续发展。在全民健身中充分发挥社团力量,强化社团社会担当。到 2025 年,实现区“1+25”组织模式(1 个体育总会和 25 个以上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体育社会组织),乡镇(街道)“1+8”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全覆盖,单项体育协会达 110 个以上,区县级体育社团3A等级以上的创建率达到48,各类体育俱乐部达50 个。提升群众身边的健身指导水平。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体育社会团体依法依规良性运行。(责任单位:区体育事业发展中 心、区民政局)
(六)构建多层次多样化全民赛事活动体系。持续办好瓯海区运动休闲文化节、文化礼堂全民健身嘉年华、老年人运动周和元旦健身跑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群众体育品牌活动,打造一批群众喜爱、特色鲜明、参与人群广的全民健身活动平台。持续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形式和机制创新,广泛开展适合各个年龄段以及妇女、少数民族、残疾人等不同群体的全民健身活动,提升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持续培育以广场舞、太极、门球、象棋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打造龙舟品牌赛事。(责任单位: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区总工会、区民宗局、团区委、区妇联、区残联)
(七)促进全民健身高质量融合发展。实施“体育+”融合发展行动,深化体教融合,推进足球、龙舟、武术等项目进校园。推进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体系”“基础训练体系”和“竞赛体系”三大体系建设,建立体育和教育联合督导机制,完善灵活学籍管理制度,规范引导社会体育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参与、服务学校体育工作。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 1 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帮助青少年掌握 2 项以上运动技能,支持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健康有序发展(责任单位: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区教育局、团区委)。深化体医融合,促进疾病预防关口前移。推广体医结合新模式,建立医疗机构运动医学服务站 1 家。推行医务人员运动健身知识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健康急救知识交叉培训,建设体医复合型专业队伍(责任单位: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区卫生健康局)。深化体旅融合,推动山地户外营地、户外露营基地等体育旅游设施建设。打造一批省级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精品线路、 优秀项目。培育省级运动休闲乡镇,农业休闲、赛事旅游集聚区(责任单位: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 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八)厚植全民健身精神文化底蕴。打造体育文化品牌行动, 持续打造“中国龙舟之乡”品牌,建成龙舟博物馆,开展体育老照片的挖掘和整理,培育一批具有温州辨识度的体育文化品牌。积极培育全民健身时尚文化,鼓励支持体育影视、音乐、摄影、美术、动漫等作品创作展示。开展健身明星、运动达人等群众体育明星评选活动。培育体育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文化。推广全民健身经验,讲述全民健身故事,树立全民健身榜样,推动形成全民健身意识深入人心、全民健身活动融入生活、全民健身文化影响社会、全民健身品牌成为典范、全民健身氛围更加浓厚的良好局面,彰显瓯海体育的人文之美、和谐之美。进一步加强体育对外交流,推进体育国际化。(责任单位: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 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区融媒体中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区级全民健身领导小组工作机制,把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把全民健身重点工作纳入政府民生实事,形成部门联动、责任清晰、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 工作机制。
(二)强化经费保障。保障公共财政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投入,发挥政府扶持体育发展专项资金引领带动作用,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拓展经费来源渠道,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化绩效管理,确保财政资金投入规模、结构、绩效与全民健身发展目标相匹配。
(三)加强督促指导。区全民健身领导小组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建立督导机制,加强对全民健身重点工程、全民健身器材配建管理和体育民生实事项目等的监督管理,强化新闻媒体等社会监督,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四)实施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区政府将加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2-2025)》落实情况的检查督导和评估,将其纳入政府目标考核管理,区全民健身领导小组将实施抽查核评,评估 结果与各单位年终考核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