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疫情多点散发对产业链供应链造成巨大冲击,瓯海区全面落实落细各项政策措施,持续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速总体趋稳,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平稳发展、稳中加固的态势。
一、基本情况
(一)工业生产企稳回升。1-9月,瓯海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全市5.5%),增幅比二季度回升1.3个百分点,与全市差距由二季度的4.3个百分点缩小至3.9个百分点,居三区两市第3,全市第10,整体看来处于合理运行区间。
(二)主导行业“三升二降”。1-9月,全区规上工业27个行业大类中,有15个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55.6%。五大支柱行业呈现“三升二降”趋势,其中,鞋革业同比增长7.8%,服装业同比增长0.5%,专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比下降9.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下降20.6%。
(三)工业产销率逐步提高。1-9月,全区规上工业产销率94.34%,比二季度提高0.47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1.98个百分点;9月当月产销率94.04%,分别比二季度和一季度提高0.10和2.40个百分点。受产业结构影响,虽然我区产销率仍处于下游水平,但与全市平均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四)企业效益有所下滑。 1-9月,瓯海区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低于全市平均5.4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1,其中大、中、小型企业营收增速分别为-8.5%、12.8%和7.4%。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9.9%,低于全市平均14.0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1。百元营收利润率4.7%,仅高于全市平均0.2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新兴产业增长趋缓,工业经济引领乏力。1-9月,瓯海区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2.8%、-3.6%、-9.4%,分别低于全市平均2.0、10.6、24.1个百分点,分别位列温州各县市区第7、9、10位。新建投产规上企业不足,截至10月,全区规上工业新建投产企业仅2家,仅占全市(57家)的3.5%。
(二)工业用电量支撑弱,与产值持续不匹配。今年以来,我区工业用电一直呈现负增长趋势,1-9月,工业用电同比下降9.9%,虽然与年初相比,降幅收窄26.4个百分点,与全市平均的差距也由年初的12.0个百分点缩小至6.4个百分点,但仍处于全市末位,与产值匹配度仍然较差。
(三)各镇街发展态势不一,两极分化显著。全区14个镇街(开发区)中,剔除工业企业只有1-2家的景山、茶山、三垟外,其余11个镇街(开发区)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区平均的镇街5个,低于全区平均的有6个,其中增速最高的仙岩同比增长9.0%,增速最低的南白象同比下降19.5%,镇街之间差距达28.5个百分点。
(四)劳动生产率增速偏低,与全市差距较大。1-9月,瓯海区全员劳动生产率16.48万元/人·年,同比增长2.3%,与全市平均差距由二季度的6.7个百分点缩小至4.2个百分点,但仍处于全市末位。五大支柱产业中,劳动生产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的有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10.43万元/人·年)、专用设备制造业(11.81万元/人·年)、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6.35万元/人·年),拉低了全区整体水平。
三、建议措施
(一)抓重点,夯实发展基础。一是坚持大中小微一起抓,引进与培育并举、增量与提质并重,鼓励创业发展,促进中小微企业快速增长。二是加大项目招引,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做好产业链上下游规划,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高新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培育打造一批先进的制造业产业集群。
(二)促转型,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企业以延伸产业链条与加大项目投资为方向,实现企业经营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推动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大研发力度,在提高产业层次、提升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打造企业技术人才高地,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三)重培育,增强发展后劲。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加强企业走访,依托税务数据,分镇街梳理准规模单位存量情况,加大对小升规培育库企业的扶持力度,落实项目开工、建设、投产全流程跟踪,做好企业上规服务指导工作,确保符合上规标准的企业在稳定生产后及时纳规入统,为我区工业增长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