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瓯海区统计局2020年瓯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2021-03-25 12:33 访问次数: 来源:区统计局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冲击和国内外环境不断变化的挑战,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奋战1161,奋进2020”主线,聚焦聚力“八重清单”“八大行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打好“十三五”收官战。全区以建设“五城五高地”为目标,加快建设“科教新区、山水瓯海”。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经济运行保持稳定向好态势。

一、综合经济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01.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同比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6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286.26亿元,增长2.8%;第三产业增加值408.32亿元,增长4.5%。三次产业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0:41.7:57.3调整为0.9:40.8:58.2,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9.38亿元,下降5.3%;外贸进出口总额249.94亿元,增长34.9%;财政总收入69.96亿元,下降2.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10亿元,增长2.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586元,增长4.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65元,增长7.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1.67,比去年同期缩小0.05。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2.72亿千瓦时,下降3.2%。其中工业用电量21.97亿千瓦时,下降13.5%,占全社会用电量的51.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94亿千瓦时,增长19.7%。全区在册市场主体95861户,其中企业31224户,现有公司制企业数量在企业中的占比由上年同期的87.1%提高至88.9%。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88亿元,增长2.4%。其中,种植业产值8.01亿元,增长3.9%;林业产值0.15亿元,增长3.8%;牧业产值1.45亿元,下降5.6%;渔业产值0.11亿元,增长5.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17亿元,增长7.6%。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1305公顷,增长2.8%。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590公顷,增长2.0%;蔬菜播种面积7754公顷,增长3.3%。粮食总产量1.51万吨,增长0.6%;蔬菜产量16.35万吨,增长3.4%;水果总产量2.75万吨,下降1.3%;花卉播种面积423公顷,增长56.7%;淡水产品产量910吨,增长2.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06.15亿元,增长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3.55亿元,增长1.2%。

全年全区64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544.62亿元,下降1.2%,销售产值504.54亿元,下降0.3%。其中,服装、鞋革、电气机械、专用设备和汽摩配等5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产值365.37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67.1%,下降11.0%。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36.16亿元,下降28.3%,其中利润总额18.99亿元,下降39.8%。全员劳动生产率16.77万元/人,增长13.9%。

全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271.43亿元,增长14.8%,新产品产值率为49.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5.06亿元,增长7.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5.23亿元,增长10.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42.70亿元,增长9.0%,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6.5%、28.5%、34.6%。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高端装备、环保、健康、时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3%、10.8%、5.6%、-45.2%、-5.0%。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0.11亿元,增长15.2%。具有建筑业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58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增长23.0%,其中省内产值增长34.5%。在建工程房屋施工面积1582.60万平方米,下降4.7%;房屋竣工面积311.72万平方米,增长12.5%;房屋竣工价值63.11亿元,增长18.1%。本年新签合同153.22亿元,下降25.4%。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交通投资增长12.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1%,生态环保投资增长13.1%,工业性投资增长4.8%。民间投资增长1.7%,占限额以上投资比重51.2%,其中民间项目投资增长10.6%。全年投资项目577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92个。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5.8%,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6.1%。房屋施工面积881.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施工面积674.8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81.76万平方米,增长80.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8.57万平方米,增长75.6%。商品房销售额182.5亿元,增长94.9%。

五、国内、国际贸易

全年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9.38亿元,下降5.3%。实现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04.40亿元,下降12.9%。实现网络零售额263.27亿元,下降7.4%。全区46家市场全年交易额194.07亿元,超亿元市场18家。新设立登记市场主体14616户,增加186户,增长1.3%,新设个体工商户9439户,下降1.1%。

六、财政和金融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9.96亿元,下降2.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10亿元,增长2.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8.90亿元,下降1.8%,其中公共安全、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住房保障等十大类民生支出总计53.9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8.3%。

全区共有银行机构28家,保险机构8家,证券营业部7个。据市人行统计,年末全区本外币存贷款余额2447.87亿元,增长21.4%。其中,存款余额1364.01亿元,增长18.5%;贷款余额1083.86亿元,增长25.2%。当年上市1家,境外报会企业1家,报省证监局辅导企业1家,完成股改企业22家(其中规上企业4家),挂牌新三板企业1家,挂牌浙江股权交易中心企业11家。

七、教育和科技

全区现有幼儿园155所(公办43所,民办112所),小学44所(公办41所,民办3所),初中20所(公办18所,民办2所),普高2所(民办2所),职高1所(公办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民办1所,利宝特殊学校),电大(社区学院)1所,教育直属单位3家;在园幼儿30834人,小学生49522人,初中生20087人,普高生1571人,职高生3980人;利宝特殊教育学校学生122人。学前教育3-5周岁幼儿入园率100%,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100%,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为99.1%。幼儿园专任教师数2179人、小学专任教师数2778人、初中专任教师数1705人、高中专任教师数174人、职高专任教师数251人。

全区拥有科技园(国家级孵化器)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4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1个、省级众创空间7个,省级企业研究院1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51家。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5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217家,新培育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77家,累计1095家。

全年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为7055件和680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642件,比去年增加723件,增长78.7%。

八、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全区拥有区级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镇街综合文化站13个、省级公共文化示范区1个、省级文化强镇3个、省级民间艺术之乡2个、省级文化示范社区(村)7个、城市书房14个、百姓书屋9个、乡村艺术团105个、民间文化社团35个、民办博物馆1个。全区文保单位(点)9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文保点29处。省级历史文化村2个,区级历史文化街区1个。全区拥有非遗项目102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4项,市级69项。全区非遗传承基地33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11个。全区非遗传承人71人,其中国家级2人,省级4人,市级48人。

全年共接待游客1369.7万人次,同比下降10.0%,实现旅游总收入142.84亿元,同比下降9.8%。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369.6万人次,同比下降9.4%,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142.80亿元,同比下降7.8%;接待入境人数0.14万人次,实现海外创汇64.04万美元。

全区拥有医院10家(含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10家,服务站23家,村卫生室72家,个体诊所268家,其他社会医疗机构49家。核定床位2029张,实有床位数1670张,执业医师(包括助理)1631人,护士1429人。全年各医疗机构就诊人次388.73万人次。 

全区现有46个体育训练基地(点),专兼职教练员20人,带训教练员35人,全年组队参加市级以上15个大赛,获得市级以上金牌65枚,举办有影响力的品牌赛事3次,全民健身赛事活动180余项。全区体育场地面积231.96万平方米,共有全民健身路径576个、省级小康体育村262个、省级小康体育村提升工程36个、门球场34个、球类场地(篮球、足球、网球)148片、游泳池37个、登山健身步道280多公里。

九、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其他社会事务

全年全区平均降水量为140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4%。当年完成人工造林1488亩,森林抚育面积15000亩。

全年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天数324天,优良率95.6%,下降1.3个百分点;城市环境空气PM2.5年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下降9.7%。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区6个市控及以上地表水监测点位中,Ⅱ~III类水监测点位4个,Ⅳ类水监测点位1个、Ⅴ类水监测点位1个。满足水环境功能目标要求监测点位5个。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3.4%、持平、上升33.3%。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4.4分贝,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6.5分贝。全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9年分别下降0.50%、2.85%、3.25%和3.81%。

除火灾事故外,全区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9起,死亡9人, 下降30.8%和25.0%,无较大以上事故发生。

十、人口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468237人,比上年末增加了5001人,其中城镇人口311959人,占总人口的66.6%。总人口中男性有235207人,占总人口的50.2%,女性有233030人,占总人口的49.8%,男女性别比为100.93(以女性为100)。18岁以下人口90197人,占总人口的19.3%;60岁以上的人口95947人,占总人口的20.5%;出生人口4528人,死亡人口2593人,自然增长率为4.155‰。

年末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5.81万人,基本医疗保险15.89万人,工伤保险26.33万人,生育保险12.26万人,失业保险11.56万人,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7.2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8.72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37.05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8465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4282人,安置困难人员就业36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15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67%。

全区共有3863人纳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人员集中供养率100%。 创建3家示范型街道级养老服务中心,新增养老床位450张。 

备注: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