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01008003012001/2021-37822
  • 文件编号:温瓯政发〔2021〕32号
  • 主题分类:宏观经济
  • 发布单位:区府办
  • 成文日期:2021-03-09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关于下达2021年温州市瓯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1-03-18 17:34 访问次数: 来源:瓯海区府办(外事办)



各街道办事处、泽雅镇人民政府,区政府直属各单位,市派驻瓯海各工作单位:

《2021年温州市瓯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区九届人大五次会议审查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政府       

2021年3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1年温州市瓯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也是瓯海抢开局、破难局、创新局的攻坚之年。全区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扛起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政治使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马当先争标杆、一心一意为人民,加快建设“五地五区”,即“区域创新策源地、民营经济新高地、城产人融合示范地、改革开放先行地、营商环境最优地、未来教育创新城区、医疗康养龙头城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区、整体智治标杆城区、生态人文幸福城区”,持续擦亮打响十大标志性“金名片”,奋战“十四五”、奋力开新局,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教新区、山水瓯海”,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2021年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如下(详见附件):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左右,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3.2%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0.89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7%,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9%,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1%左右,外贸进口总额60亿元,出口总额占全国份额达到千分之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小于2.8%,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达到9.9%,每千人拥有职业(助理)医师数达到1.85人,每千人拥有婴幼儿照护设施托位2.3个,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2%,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率、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率、市控以上河流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空气优良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根据上述要求和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速产业转型,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一)加快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2.0版本,实施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重点推动眼镜、锁具、鞋服等产业向品牌化、园区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形成具有瓯海特色的品牌矩阵。支持冠盛、兴机、凯迪仕等企业加强“卡脖子”技术攻关和产品体系创新,支持威欧希、德赛等骨干企业需求侧市场全面拓展产业链,吸引配套企业集聚。强化企业主体培育,新增“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培育企业170家、3家以上,确保全年上市报会2家、“小升规”100家以上。加快推进八大传统优势产业联盟组建,实现链长制全覆盖。开展全域工业整治,完善工业区块线保护、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低效闲置用地再开发等机制,实现工业供地500亩以上,力争工业投资超34亿元。实施新兴产业提速增量工程,推进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推动规上企业智能化诊断和智能制造三年全覆盖。依托鼎业机械等新兴企业,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依托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软件信息等新兴企业,打造温州市软件信息产业园、温州市数字经济大厦。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发挥数字经济时尚产业园、中庚软件产业园等大项目的引领作用,把信息技术产业打造成我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二)全力打造科创经济新高地。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圈,深化“一区一廊一会一室”主格局。提速科创平台及项目建设,推动中国基因药谷(二期)、温州生命健康医学研究创新中心等重大科技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浙大温州研究院布局建设省重点实验室,加快推动上海大学温州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落地,启动华中科技大学新一轮共建工作。深化科技企业新“双倍增”行动,大力发展“IT+BT”产业,用足用好新兴产业培育“七步法”,培育凯迪仕、聚星电接触等跨入创新型领军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申报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超1家、研发中心超3家。深化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300项以上、发明专利产业化30个以上、技术交易额超1亿元。全面释放“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效应,大力实施“瞪羚计划”,升级出台“人才生态十条”,加快建设浙南人才大厦,力争创新类领军人才突破150人、新增领军型人才项目30个以上。

(三)壮大做优现代城市新经济。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商贸新区建设”两个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六大商圈”能级提升行动,加快建成十大特色街区,培育亿元楼2栋。加速打造全市规模最大的MCN产业带,扶持浙瓯直播基地等潜力型MCN机构。高质量办好第四届世界真皮大会、中国(瓯海)眼镜小镇采购节等专业性展会。坚持以文化赋能都市旅游发展,加快龙溪旅游度假区、梧田老街、水上乐园和冰雪世界(乐园三期)等项目建设运营。坚持以需求侧改革为契机释放消费潜能,发展扩大信息消费、共享消费、体验消费等新模式,放大“瓯嗨GO”云平台效应,推进省级文旅消费、夜间经济试点城市创建。强化大企业招引,加大对仙湖度假区等项目的招商引资,加快塘河时光特色休闲街区等项目的建设。深化全省物流示范区综合改革创新试点,开展物流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

二、加快城乡融合,提升城市能级品质

(一)着力亮点区块建设,打造魅力品质新城。全力推进南部新区建设,全域承接科创平台、全面打造未来社区,释放环大罗山、三垟湿地、温瑞塘河三大生态优势,打造“科创之区、未来之城”,加速推进南湖未来社区,加快区域路网、学校等基础配套建设。打造最具魅力的亚运新城,统筹加快温州龙舟运动基地、瓯海奥体中心、君康健康产业中心等标志性项目,实现中央商务区中庚新天地、云天楼云悦酒店开业,加快瓯海时代壹品等项目建设。全面深化高铁新城站城一体化发展,重点做好站西综合交通枢纽中心、潘桥卫生院、C-12、C-14安置房等重大项目建设和宁波路改造提升等亚运配套项目,推进温州南站西站房建设。狠抓区块有机更新,推进新桥街道高翔工业区,娄桥街道上汇移民区和东耕村,梧田街道蟠凤村和南堡村,南白象街道金竹村和鹅湖村,茶山街道茶山村、后村村、河头村、洪殿村、罗丰村、罗胜村、舜岙村和霞岙村,丽岙街道泊岙村、王宅村和丽塘村等区块拆改。

(二)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探索“未来乡村”建设,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布局,打造山清水秀、岸绿景美、绿道环绕、乡风文明、整体智美的“乡村公园”。创建省级美丽乡村试点5个,新时代美丽乡村40个,重点实施大罗山美丽乡村三年建设计划,确保在9月底前建成新民村、京山村美丽乡村。新建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推进泽雅全域旅游、北林垟田园综合体等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全省首个农建房基层执法改革试点、农房盘活改革试点、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等工作落地,加快乡村基础设施迭代升级,深入开展“两进两回”。巩固拓展农村脱贫成果,深化推进共同富裕,持续深化“一户一策一干部”等结对帮扶措施,发展扶贫产业,因地制宜推进都市农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推进“瓯越鲜风”品牌创建。

(三)深化全域精建精美,提升城乡颜值品位。大力开展“百条道路建设攻坚”行动,确保会昌路等20条道路建成通车,加速瓯海大道西延三期、南环线白云山隧道等道路建设,加快启动330国道丽岙至仙岩段等建设,做实S211省道瓯海段等前期项目,做好甬台温高速公路(温州段)拓宽等项目前期研究。深化 “精建精美”,推进119个大建大美项目建设,实施11个老旧小区改造,建成安置房面积240万平米、交钥匙4500套。规范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推广“两撤两定两到位”模式,加强住宅小区垃圾分类房建设,强化劝导员机制,提高分类准确率,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垃圾转运站设备、垃圾运输车辆更新。按照整体提升、长效运行的要求,全面提升公厕建设、管理和服务。稳健推进龙舟基地核心区域道路整治提升、城区环境绿化美化和微型公园建设。

三、深化体制引领,激发改革开放活力

(一)推动重点改革全面深化。围绕“智能导服、收办分离、线上线下融合”建设目标,全面推进政务服务2.0建设。围绕企业和群众高频办事事项,按照“一件事”的标准,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和“标准地+承诺制+代办制”改革,推行“工业优先”用地保障集成机制,加快M0用地开发,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创新建立便捷高效的要素交易机制,推进技术市场化改革,推广技术产权资产证券化试点,激活土地、用能等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平交换。建立金融服务民营经济有效机制,大力发展价值链融资、供应链融资和物流金融,深化小微企业和农民资产授托融资改革,不断放大资产授托融资模式等金融改革示范效应。做好国企改革“保值增值、做强做优、激励激活”后半篇文章。持续推进民生服务改革,不断完善“智慧养老”等重点改革项目,持续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

(二)强化平台建设提质增效。实质性推进开发区整合提升和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构筑“一区四园”格局,启动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温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医疗器械总部园营收连续翻番,中国基因药谷入驻高端医药行业企业20家,签约落地生长因子成果转化项目2个。全力做好青科会“七个一”成果落地见效“后半篇文章”,对接落地一批国际化项目,青科创业园二期项目主体施工,发挥青科基金杠杆作用,形成“青科大基金领头、各界小基金涌动”的格局。深入实施特色小镇2.0版,提速眼镜小镇二期建设,加快建立“瓯海眼镜”集体商标运营服务体系,推进温医大附一医二期等项目建设,建成时尚智造小镇会展中心、设计学院,力争生命健康小镇验收命名。实施小微企业园“十园千企”行动,新开工小微园1个,建成数字化园区2个。实施园区比学赶超行动,加快推动已有小微园基础设施、入园企业、管理服务和政策落实四大升级。 

(三)深化经济开放融合发展。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实质性推进与上海嘉定、松江等地区的全领域合作、全要素互通,全面融入温台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浙南闽东合作发展区建设。深化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区,围绕进口百亿示范区创建目标,擦亮全球商品贸易港“金字招牌”,加大进口政策落地,争取全国抗癌药物进口试点项目落地,争创国家级进口贸易创新促进新示范区。加强外贸平台基地建设,积极创建省级服装外贸转型示范基地。推行跨境电商麒麟计划,培育“外贸+直播+跨境”的新业态。用好全球6大招商引智中心,招引总部项目6个,实现回归税收6亿元以上,利用外资3500万美元以上。高质量推进对口协作,深化在产业、劳务、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持续助推阿坝县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事业和永嘉县共建产业园、消薄飞地、乡村振兴示范点等工作,拓宽消费扶贫渠道,加强劳务协作,实现就业增收。

四、聚力民生共享,建设幸福美好家园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争创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进一步做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行动。继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对接落实碳排放达峰行动,实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浓度“双控双减”、扬尘污染防治、重型柴油车大气污染防治、涉VOC行业污染治理及源头管控、巩固行业整治成果等举措。持续打好碧水澄清战,统筹推进“五水共治”工作,推进全域“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优化河长制,强化水岸一体保洁,完善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强化污染源排查整治,巩固黑臭水体防反弹成果。开展“无废城市”创建,开展危废产生单位和经营单位规范化提升,完成2020年度疑似污染地块名录清零,确保地块土壤安全利用率100%,做好土壤污染源调查和辐射安全监督检查。

(二)共建平安和谐环境。深化平安企业、平安校园、平安工地、平安医院等领域创安。推进危化品、建设施工、水上交通、涉尘涉爆等在内的安全生产“5+5”重点领域专项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积极探索红色管家2.0、协同化治理等创新举措,加快“平安联盟”“微网格”等共治载体建设,完善“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治理模式,构建“政治引领、法治服务、智治支撑、自治协同、德治教化”的新型社区治理共同体。优化完善“社会治理风险指数(SGI)”五色预警、“双轨制”处置机制。做大“社会治理大数据云库”,提升智能研判预警、靠前化解风险实效。推动建设国家级安全发展示范区,强化安全风险管理,建立覆盖全区的应急服务站,深化应急管理数字化改革,强化“智慧应急一张图平台”等智慧系统建设。

(三)强化文体民生事业。打响未来教育品牌,积极推进“未来学校”“未来教师”“未来课堂”建设,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五重构教育改革,推进区内中小学与高校合作办学,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建成投用郭溪实验小学等3个中小学项目和景新D-13地块配套幼儿园等3个公办幼儿园项目,加快推进绿轴小学等4个续建项目,启动温州中学附属初中等6个中小学新建扩建工程。助力全市打造东亚文化之都,强化百姓舞台、城市书房、百姓书屋和文化驿站建设,提升镇街综合文化站,加快建设“5G+智慧图书馆”和中国寓言文学馆。打响亚运龙舟品牌,举行市级以上龙舟专业测试赛,全力做好亚运筹办工作。强化公共体育供给,培育省级体育特色小镇1个以上,运动休闲旅游基地6个和体育示范企业7个以上,创建体育赛事品牌2个,新建百姓健身房5家、健身步道15公里,构建“10分钟健身圈”。

(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设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精密智控工作。统筹做好健康瓯海和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城区建设,全面推广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模式,探索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设立公办养老机构5%床位数的失智症照护专区。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快镇街卫生服务中心相关项目建设,实施村卫生室建设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妇女儿童、红十字、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事业加快发展,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实质性发挥区志愿服务联合会作用,推进离婚冷静期离婚调解干预百分百覆盖。强化社会福利体系建设,优化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调整机制,全面开展支出型贫困救助,实施低保及低边家庭一年渐退期制度,将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加强孤残儿童和困境儿童精准保障。


附件温州市瓯海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