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01008003012002/2020-26585
  • 文件编号:
  • 主题分类:宏观经济
  • 发布单位:区发改局
  • 成文日期:2020-05-26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关于温州市瓯海区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0-05-26 10:06 访问次数: 来源:区发改局

2020年4月27日在温州市

瓯海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瓯海区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瓯海区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我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区委九届七次、八次全会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六稳要求,聚焦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坚定不移实施“科教新区、山水瓯海”发展战略,加快打造温州中心城区西南主门户,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较好地落实了区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要求。

(一)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

201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1.12亿元,增长8.6%,高于年度计划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2亿元,同比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278.06亿元,同比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376.44亿元,同比增长10.4%。三次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由去年的1.1:43.7:55.3调整为1.0:42.1:56.9。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完成工业增加值208.33亿元,同比增长8.4%,高于年度计划0.6个百分点。商品消费稳健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19亿元,同比增长9.2%。居民收入加快增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022元,同比增长8.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619元,同比增长9.5%。对外贸易逆势增长,实现进出口总额183.01亿元,同比增长13.8%,高于年度计划3.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173.43亿元,同比增长13.8%;实际利用外资8048万美元。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8%、交通投资增长14.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5%、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区级项目)增长72.3%。财政保持平稳运行,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亿元,增长14%,高于年度计划6个百分点。

(二)产业发展动能稳步增强

深入开展“六大百亿传统优势产业集群”行动,实施眼镜“双十大”工程、智能锁“冲百亿”计划,服装产业列入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试点强化企业梯队培育,实施分层次奖补和升级鼓励,兑现税收上台阶企业奖励、规模上台阶企业奖励、高成长型工业企业贡献奖励共计5343万元,新增5亿元以上企业2家、亿元以上企业14家,朝隆纺织机械荣获国字号专精特新“小巨人”森马入选省第一批“雄鹰行动”培育企业名单。深化民营企业跨国发展计划,13家企业列入温州本土民营跨国公司重点培育名单企业“双倍增”创历史新高,增省科技型企业242家高新技术企业55家,同比增长75%和77%。统筹推进村级二产整治利用和小微园建设,开工小微园176.7亩、完成率117.8%,竣工18.5万平方米、完成率123%,新入驻企业84家、完成率112%。扎实开展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行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7.79亿元、增长9.2%,数字经济大厦正式投用,温州国家大学科技园已入驻数字经济产业企业214家。推进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引进工业机器人应用168台,实施智能化技改83项,列入省重点技改项目25项,发布温州首个5G工业互联网应用,建立全国首个智能锁云平台,新增上云企业1150家。抓好城市经济培育,启动“六大特色商圈”建设提升三年行动,全球商品贸易港、眼镜小镇品牌街盛大开业,成功承办第二届浙江(温州)进博会,梁冠、日增贸易等总部回归企业税收落地2.9亿元,培育3幢税收“亿元楼”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商贸经济加快集聚,跻身全省服务业发展综合排名前10强。

    (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17项市重点工程完成投资49.7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48.5%;45项区重点工程完成投资9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54.1%;185项区政府投资项目完成投资131.9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33.37%。抓好重大项目招引落地,新落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0个,其中重大制造业项目6个,温州君康健康产业中心、佰通防腐设备制造项目、中庚软件产业园等3个省“152工程”项目落地开工。深耕重点板块,高起点、国际化规划建设温州南部新区,南湖社区成功入围全省首批未来社区试点亚运公园建成开园,浙南第一高楼顺利开工,高铁新城空中连廊开工建设,华侨城、真皮大世界二期等项目加快建设。坚持“大干交通”104国道拓宽工程二期等20条道路顺利通车瓯海大道西延三期、环山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全面推进,温瑞大道快速路等6个项目开工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成2条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带,泽雅全域旅游开发项目启动建设,丽岙五社梓上村入选全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精选试点。

    (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

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与上海嘉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杭州科创飞地建成投用“最多跑一次”改革提质拓面,启动探索“零材料办理”模式,落实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三减”要求,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90天”实现率达100%。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镇街延伸,实现民生事项就近办。大力推进“无证明区”创建,取消首批证明事项627项。持续拓展涉侨审批服务,“侨务全球通”功能向国内延伸。在全省率先推行山区农房登记改革,实现农房登记“零跑路”“零花费”。加快开通惠企直通车,出台“1+5+16”产业政策体系并纳入温州市产业政策奖励兑现系统,实现兑现“零次跑”,区级财政全年兑现产业政策资金3.5亿元。全面助力企业减负,落实企业税收减免政策,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和用地成本,减负金额达20.1亿元“亩均论英雄”改革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规上亩均增加值达201.8万元、增长17.9%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一器一园一基金”落地瓯海,举办首届“大罗山·龙脊国际人才周”,深入开展“家燕归巢·智汇瓯海”活动,入围“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候选名单。

    (五)社会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启动十大民生新三年行动,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实施初中强校计划,实现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全覆盖,建成投用6所公办幼儿园和高铁新城实验学校一期等3所学校,新增温大附属茶山三幼、温大附属南白象实验小学等合作办学项目。开展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试点,投用14家托育园。高标准建成镇街级养老服务中心5家,区社会福利院改造项目竣工“互联网+健康养老”拓面增量,新签约老人家庭13536户。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为载体,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成文化礼堂20家、城市书房5家、百姓健身房4家。亚运筹办工作稳步推进,举办世界名校龙舟邀请赛,开展“全民健身与亚运同行”运动休闲文化节系列活动,全力营造共建共享氛围。创成省级食品安全区,新增省级放心农贸市场6家、三星级以上3 家。抓实稳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失业率控制在1.61%棚改项目开工18个18245套,安置房交钥匙5768套。五水共治获“大禹鼎银鼎”完成49个污水零直排建设项目,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全面开展制鞋、包装印刷、工业涂装、农副食品、废塑料等五类行业整治,关停重污染企业1259家,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6.9%,PM2.5浓度31微克/立方米。全面推进安监云数字管理模式,完善社会治安立体管控体系,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行动,荣获省级平安区建设银鼎。

2019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计划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短板问题。一是传统制造业智能化、品牌化、时尚化步伐仍需加快关键行业的“卡脖子”技术有待突破,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仍需提速,谋大招强力度还需加大。二是资金、土地、政策处理等制约因素问题突出,财政支出压力和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压力增大,部分项目建设进度滞后、应开工未开工。三是城乡统筹发展仍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品质和文化内涵还需提升,养老、优质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供给还不能满足群众需要,社会治理方式有待改进,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风险仍需长效化解。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高标准推进区域治理现代化的开局之年和“十四五”规划的谋篇之年。步入2020年,国际局势动荡源显著增多,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外贸风险上升,实体经济受困,对我区经济造成不少冲击,稳增长压力剧增,但不会影响稳中向好的基本面。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提出的“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总体要求,我区要坚定“奋战奋进”的工作姿态,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速,努力为社会充分就业、居民收入增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结合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及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的要求,经与2019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十三五”规划目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提出2020年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建议(详见附件1):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左右;

——外贸进口总额增长422%;

——出口总额占全国份额保持不降低;

——R&D经费投入强度3.0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左右;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左右。

    为实现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建设,统筹抓好稳企业、增动能、补短板、保平安,全面落实“八重清单”,全力实施“八大行动”,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奋力实现“科教新区、山水瓯海”建设新跨越。

(一)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要全力护航企业复工复产,加大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精准服务企业,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大力实施减税减费减租减息减支共克时艰行动,推行“信用贷”“信保贷”等融资举措,推动商标权、专利权、排污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融资,确保新增制造业融资15亿元以上、小微企业融资450亿元以上全面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盘活低效工业用地200亩以上,开展工业用地功能回归专项行动,确保供地300亩、落地重大制造业项目10个以上。深化“大罗山·龙脊人才计划”,新增高层次人才20名以上,培育高技能人才2000人以上,开工人才公寓、蓝领公寓15万平方米,打好人才招揽、住房租赁、子女就学、医疗保障等管理服务“组合拳”极探索“菜单式”政策供给模式,落实“白名单”企业帮扶、涉企柔性执法、企业家紧急事态应对等关爱机制开展劳动、工程、商品房、外贸等四大领域纠纷大化解

二要全力强创新增动能,大力实施科技攻关计划,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打造传统优势产业集聚区、科创经济发展先进区持续推进科技企业新“双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加快眼镜、智能锁创新综合体建设和国家光电中心温州分中心建设,确保新增省科技型企业200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申报省级企业研究院、研发中心8家以上。深入实施传统制造业重塑计划,制定“八个一”精准培育办法,推进产业链基础再造、供应链优化提升。提升企业智能生产水平,开展百项机器换人、两化融合、智能制造和深度用云“四百行动”,确保新增工业机器人300台,实施智能化技改120个,新增深度用云企业2000家提质升级浙大温州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温州先进制造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强化产学研合作,深化产业链共性技术研究,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300项以上。大力培育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推进数字经济大厦、医疗器械总部园等项目建设,打造新兴产业创新链。

三要以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为抓手,打造现代服务业示范区。狠抓城市经济发展,重点培育“四新”经济、总部经济、月光经济、楼宇经济、商贸会展经济,加快建设欢乐天地、温州新天地等4个商业综合体项目,实现总部回归15家,创成税收“亿元楼”2幢以上、月光经济示范项目3个以上。实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工程,依托国家广告产业园、检验检测园等平台,聚力发展工业设计、文化创意、信息科技等融合产业。适时出台鼓励居民消费政策,全面开展餐娱、汽车、旅游、健康、教育等16大领域促消费行动,积极促进消费市场转暖复苏。

(二)释放改革激活力,构建高水平开放体制机制

一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理念方法运用到各方面机制创新中,联动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开展部门跑、数据跑、中介跑、快递跑和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费用“四跑五减行动”,进一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在窗口落地、向基层延伸、向公共场所覆盖,努力实现“100%”网上办、掌上办。深化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建成投用移动电子签章等5个数字化应用平台,深入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深化农民和小微企业资产授托融资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农村闲置农房盘活路径,创新开展中长期融资改革试点。加快国企实质化改革步伐,调整优化企业资产布局,完善运营管理机制。深化教育“五重构”改革、社会治理现代化等改革试点,有效激活发展潜能。

二要全面整合提升开发区(园区),集中优质资源打造转型发展主战场。以国家大学科技园扩容为契机,推进高精尖、高能级项目招引,新增亿元以上企业5家,孵化投产项目100个以上,园区产值超20亿元。加快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成果落地,开工建设青科创业园,建成孵化加速器,实质性运作青科创业基金。探索开发区整体运营,实施主导产业重塑、低效产业出清等五大专项行动,确保新投产企业30家。实施特色小镇“命名”攻坚,确保基金药谷等项目落地生命健康小镇,时尚智造小镇会展中心、时尚设计学院建成,时尚定制产业园启动建设。制定出台小微企业园建设管理刚性措施,提升小微园运营水平和综合产出效益。

三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形成多层次开放合作格局。以更高站位主动融入长三角,积极承接上海高端要素资源溢出,全面落实与嘉定战略合作协议,推进与长三角先进地区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中乌鹏盛工业园、农业园建设水平,积极引导企业参与一带一路”。高标准做好山海协作、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切实增强受援地百姓获得感。加快打造浙南闽北赣东进口商品集散中心,全力推进全球商品贸易港扩容赋能,完善仓储、物流、保税等功能配套力争进口突破50亿元。支持外贸企业精准应对贸易摩擦,积极拓展多元市场,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规模。

(三)坚持推进“精建精美”,着力提升城市品质能级

一要积极促投资扩内需持续开展重大项目攻坚。精准对接全省扩大有效投资“五大万亿”工程,坚持高效能推进“大干交通”,强化产业大项目招引,提升完善基础设施,瞄准“四大领域”,确保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以上,制造业投资、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交通投资增长10%以上。高水准完成温州南部新区概念性规划和城市设计,加快旧村改造,扎实推进南湖未来社区建设,开工中科新城等一批引领性重大项目,建成塘河博物馆群。深入实施中心区和高铁新城建设提升三年行动,提速君康国际健康产业中心、奥体中心等地标性建筑建设,建成亚运龙舟运动基地一期,加快推进高铁新城站城一体化、空中连廊项目建设,确保亚运分村(君庭大酒店)正式开业。

二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加快乡村振兴示范带和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开工建设“琦君眷乡·塘河源头”乡村振兴示范带,建成“山水田园·怡然龙溪”和“瓯欧之旅·幸福侨乡”乡村振兴示范带,提速推进北林田园综合体项目。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农村饮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建成“四好”农村公路20公里。完善历史文化名村、农家乐集聚村、美丽乡村精品村、A级景区村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确保全区25%的村创建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完善农村居民建房管理办法,提升乡村建设管理水平。

三要狠抓区块有机更新,提升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推进郭溪上屿小微园、三黄屿村和潘桥奔驰路、皎巨路道路网范围等区块拆改,全面完成历年改造项目“清零”,清理“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3000亩,拆除违法建筑30万平方米以上,巩固“基本无违建区”创建成果优化调整城区碎片化农田和工业小区,联动推进路网、河网优化与整治,实施景瓯小区、新桥5、9组团、展宏家园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完成道路综合整治5条。持续开展“清垃圾、除破烂”美丽瓯海全域行动,创成美丽乡村38个、美丽河湖17公里,泽雅镇创成省级美丽城镇样板镇。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体系,建成垃圾分类高标准示范小区20个以上,确保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100%、无害化处理率100%、资源利用率100%。精心打造城市慢行休闲系统,新增城区绿地20公顷、绿道5公里,新增公共停车位1000个

(四)聚焦聚力“民生提优”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

一要以打好三大攻坚战为底线,扎实推进富民惠民安民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落实特殊困难群众脱贫兜底五项政策,健全因病因灾致贫返贫人口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开发性扶贫促增收,实现产业就业帮扶低收入农户350户。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力推进重污染行业整治、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污水零直排区”创建等工作,争创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到2020 年底,市控及以上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达到85%,确保PM2.5 保持在31 微克/立方米以内,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95%以上,全区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2%以上。全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做好以“稳企业”为重点的“六稳”工作,应用“金融大脑”提升对金融风险的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能力,深化重点企业债务风险排摸,进一步完善“三服务”和“一企一策”帮扶制度,确保2020 年度“白名单”企业销号达70%以上。

二要加快实施新一轮民生实事系列三年行动,办好民生实事项目。推进集团化办学、合作办学,建成投用中小学3所、公办幼儿园4所,力争适龄幼儿公办学前教育占比50%以上。推动托育试点拓面提质,新建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20家。加快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城区建设,建成镇街养老服务中心3家,深化高质量医联体建设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打造“书香瓯海”品牌,提升15分钟文化圈”,办好市民文化节、文化礼堂“村晚”、“同迎亚运·文明十讲”等群众文体活动。

三要加快构建覆盖全民的养老、就业、住房等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更完善。建成投用200 张床位以上公办护理型养老机构,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和全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试点。突出做好征地农民、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保障,切实提升“无欠薪区”创建成效,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深化“安置提速提质”,建成安置房5000套、蓝领公寓500套。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强力推进道路交通、消防、危化品、加工制造、建设施工、城镇燃气、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监管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大力发展妇女儿童、慈善、红十字事业,构建更加健全、更可持续的社会救助体系。全面落实“9+20”疫情防控举措,严格实施“一图一码一指数”精密智控和闭环管理、医学隔离、医疗救治等分类处置举措,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决遏制疫情再度爆发的风险。

三、2020年区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

(一)政府投资项目

拟安排政府投资实施项目136个,年度计划投资78.11亿元,其中开工项目62个,年度计划投资15.23亿元;续建项目74个,年度计划投资62.88亿元。按类别分:生态环境项目20个,年度计划投资13.78亿元;道路交通项目49个,年度计划投资20.67亿元;安居保障项目18个,年度计划投资25.94亿元;城市建设项目14个,年度计划投资4.83亿元;社会事业项目35个,年度计划投资12.88亿元。

拟安排预备开工项目38个,其中道路交通项目15个,社会事业项目11个,生态环境项目6个,城市建设项目5个,安居保障1个。

拟安排区级政府投资前期计划项目128个,总投资381.67亿元。其中生态环境项目20个,道路交通项目56个,事业项目17个,安居保障项目16个,城市建设项目19个。

(二)国有企业投资项目

拟安排区属国有企业投资实施项目67个,年度计划投资71.36亿元,其中:续建项目38个,年度计划投资56.58亿元;开工项目29个,年度计划投资14.78亿元。按类别分:生态环境项目3个,年度计划投资0.2亿元;安居保障项目39个,年度计划投资62.59亿元;城市建设项目25个,年度计划投资8.57亿元。

拟安排区属国有企业投资前期计划项目4个,总投资26.4亿元,其中社会事业项目3个、城市建设项目1个。

四、2020年区级重点建设项目计划

(一)重点建设项目

拟安排区重点建设项目49项,总投资662.5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8.57亿元。其中续建44项,年度计划投资95.97亿元;开工5项,年度计划投资12.6亿元。年内建成完工9项,年度计划投资8.17亿元;还需延续下一年续建项目40项,年度计划投资100.4亿元。按类别分:交通水利项目9项,年度计划投资17亿元;社会事业项目10项,年度计划投资13.32亿元;安居保障项目24项,年度计划投资55.1亿元;产业项目6项,年度计划投资23.15亿元。

(二)资金安排情况

一是上级补助及财政直接投入14项,年度计划投资20.82亿元;二是国企自筹20项,年度计划投资45.2亿元;三是PPP项目9项,年度计划投资19.4亿元;四是社会项目6项,年度计划投资23.15亿元。

(三)用地安排情况

49项区重点建设项目中,有5个项目需要农转用968.09亩,分别是温州市温瑞平原西片排涝工程(仙湖调蓄工程)478.86亩,瓯海大道西延三期工程(瞿溪环岛-泽雅)238亩,330国道仙岩至丽岙段208.75亩,梧田街道北村村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工程一期41.87亩,上汇北路(六虹桥路-瓯海大道)0.61亩。

各位代表、同志们,做好2020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将全面贯彻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虚心听取政协的意见和建议,敢于担当、真抓实干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科教新区、山水瓯海”建设新跨越作出更大贡献!

 

附件:1.瓯海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doc

2.瓯海区2020年区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表.doc

3.瓯海区2020年区属国有企业投资项目计划表.doc

4.瓯海区2020年区级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