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9 年 6项亮点工作
(一)聚焦群众关切,落实医保惠民政策
截至目前,全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1.3843万人,其中职工医保参保14.358万人,比去年底增加15337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37.0263万人,比去年底增加1417人;生育保险参保11.4037万人,比去年底增加10392人。全区户籍人口46.3283万,应参保人数46.2563万,已参保45.9065万,户籍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24%,基本应保尽保。
全区现有定点医药机构112家,分别为定点零售药店87家,定点医疗机构25家,其中公立医疗机构20家,私立医疗机构5家。新设立医药上山进岛便民服务点3处。
我区的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大病保险均已纳入市级统筹,缴费标准、待遇水平均与市局一致。落实大病保险制度,筹资标准提高到65元,起付线降至2.35万,封顶线提高至35.2万,报销比例为60%;大病保险政策向贫困人口倾斜,起付线降至1.175万,取消封顶线,报销比例为65%,突显托底作用。
健全慢性病门诊制度,将14种常见慢性病纳入职工医保和城乡医保门诊报销范围,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将一次性处方医保用药量从4周延长到12周,城乡医保慢性病报销比例从现行50%提高到60%。已在我区所有定点零售药店开通刷卡购买慢性病药品,第三方配送工作由市局统一组织实施。
(二)聚焦效能提升,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
在巩固原有“最多跑一次”示范区创建成果基础上,对照省医保经办事项“领跑者标准”和市局“去窗行动20条”,继续推进瓯海医保经办优化简化和经办规范化水平,实现“一次都不跑”。实现与人社、民政、医院等部门数据互通;取消纸质医保证历本,实现医保证历电子化;实现上海门诊医保直接刷卡结算。
截至目前,区统一通报的政府数字化转型12个指标任务已全部完成,包括:已实现网上事项数62项、网上办实现率100%(要求100%)、掌上办实现率100%(要求95%)、跑零次比例100%(要求95%)、即办事项比例75.81%(要求70%)、承诺压缩比92.68%(要求85%)、电子文件送达比例81.67%(要求60%)、全省通办比例100%(要求70%)、告知承诺比例98.39%(要求30%)、容缺受理比例61.2%(要求40%)、材料电子化比例100%(要求100%)、最多跑一次事项比例100%(要求95%)。
“三延伸”实现医保事项“就近办”。一是延伸医院办,已于8月实现医保服务15个事项延伸全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办理。二是延伸银行办,8月与瓯海农商银行签订医银合作协议,在全区46个银行网点设立“医保便民服务点” 办理21个医保事项。三是延伸基层办,根据区委改革办统一部署,下放镇街事项29项,已做好办事指南发放宣传和统一培训。
(三)聚焦基金安全,保持监管高压态势
今年4月至9月已对全区定点零售药店进行一轮地毯式全覆盖检查,9月底对查处的12家问题药店作出处理:暂停7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的医保服务协议(1家暂停6个月,5家暂停3个月,1家暂停2个月),责令限期整改5家,并不予支付所涉违约医保基金。我局特别注重严格把关定点医药机构的日常审核结算,将存疑的刷卡记录全部剔除待查,前移发现可能骗取医保基金情形,今年已剔除违约医保基金约180万元。
(四)聚焦基金效率,推动支付方式改革
已按市局统一时间节点顺利完成医疗机构接口改造和病案、结算数据标准化,全面实施医保总额控制,探索住院按病组DRGs付费,9月底前已确定统筹区疾病分组范围,已配合市局完成年度总额预算和确定区域病组点值,开展上线测试DRGs系统和模拟运行。
(五)聚焦精准扶贫,落实医疗救助保障
实现补助参保率100%。瓯海区对困难群众参保城乡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进行全额补助,2019年已对辖区内符合条件的13023人每人补助500元,总计支出651万元,困难群众的医保参保率达到100%。对新认定的参保补助对象,定期与民政局做好对接,“认定一户、参保一户”。
实现救助落实率100%。医疗救助工作已于今年4月30日与区民政局完成职能划转承接工作。今年已累计救助6930人次,资金累计支出1142万元。9月开始已按时限要求与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经费结算支付。医疗救助所有人群已实现一站式结算:在定点医院住院医疗费用经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后,可同步进行医疗救助刷卡结算,市外住院也可在网上端、掌上端等多途径完成一站式救助,不需再事后报销。
(六)聚焦民生实事,稳步实施长护险制度
自7月1日我市施行以来,我局全面落实市级长护险的执行标准,全区长期护理保险工作由泰康人寿公司中标开展承办,按照市级安排时间节点完成签约、宣传等工作。长护险已覆盖瓯海区12.53万职工医保参保人(含退休)。截至目前,共有咨询申请257人,申请受理54人,评定完成50人,其中评定通过的有41人(重度一级14人,重度二级12人,重度三级15人),通过率达82%。目前已享受待遇的有36人,居家亲情护理26人,机构上门护理5人,养老机构护理5人。瓯海区现有长护险协议定点机构4家。
二、 存在的问题及短板
医疗保障待遇水平有待提高,群众获得感有待提升。目前医保实际报销水平与群众的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群众罹患大病、罕见病和慢性病经济负担较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还是致贫的主要因素。
三、 2020 年6项重点工作
(一)围绕“防风险”,加强医保基金监管
要继续深入开展基金监管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查处欺诈骗保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好基金安全。研究建立行政监管与协议管理有机结合、相互协调、边界厘清的监管体系。配合市局做好国家医保基金监管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加强行业自律组织建设,按要求成立相关医保行业自律组织。抓好基金支付管理,加强支付审查和稽核力度。
(二)围绕“最便捷”,提升医保服务水平
要加大“去窗行动20条”政策落地力度。加快一体化经办平台上线使用,促进“网上办”、“掌上办”申请业务获取和办理。要加强跨区域无转诊异地就医备案工作,要落实就医管理医院办,提高直接刷卡结算率。
(三)围绕“重绩效”,深化医保领域改革
要充分发挥医保对医改的牵引作用。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实施住院医疗服务按DRGS点数法付费;开展门诊医疗服务按人头付费试点。要进一步推进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完善采购平台服务功能,引导医保定点民营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通过采购平台采购。
(四)围绕“高质量”,提升医保待遇水平
明年继续落实医保惠民政策,保持市区医保筹资标准、保障待遇、经办服务、基金管理、医保监管等统一,增强政策公平性,提升待遇精准。探索完善大病保障机制,继续落实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推进职工医保和生育保险合并实施。
(五)围绕“轻负担”,发挥医保扶贫作用
继续按照市局要求,实现“资助参保率百分百”和“救助落实率百分百”,发挥医疗救助精准扶贫的作用,破解“两不愁三保障”、“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切实减轻罹患大病群众的经济负担。
(六)围绕“强基础”,强化四个医保建设
加强“法治医保”建设,完善医保政策,逐步完善建成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医保多渠道宣传。加强“智慧医保”建设,完善互联网办理查询途径,构建医疗保障智能监控信息系统。加强“效能医保”建设,深化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行急诊留观、外伤“刷卡办”,办好“一件事”。加强“清廉医保”建设,从严落实“一岗双责”,巩固主题教育成果,从严管理干部。
四、 意见建议
建议我区建立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困难群众的专项救济工作机制。根据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瓯海区医疗救助费用分布大数据分析,我局建议采取两个方案相结合的方式真正实现兜底救助,供区委区政府参考。方案一是采取区政府购买补充商业保险方式,对医疗救助对象的自负医疗费用全额保障,预计全年保费支出在350万元左右。方案二是在区慈善总会设立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困难群众专项救济基金,资金来源由区财政拨款与慈善捐助相结合,负责解决医疗救助对象的大额自费自理医疗费用,可根据人员自费自理费用负担不同分段救济,由区政府制定政策,区慈善总会负责具体操作,区医保分局提供医疗救助人员信息数据。如能建立该工作机制,将会进一步提升我区的医疗保障水平,助力打造民生福祉增进标杆城区,基本上避免我区发生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