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01008003012001/2019-20575
  • 文件编号:温瓯政发〔2019〕52号
  • 主题分类:工业、信息产业
  • 发布单位:瓯海区府办(外事办)
  • 成文日期:2019-08-09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关于印发瓯海区加快推进5G先行区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9-08-09 11:25 访问次数: 来源:瓯海区府办(外事办)

各镇街办事处、泽雅镇人民政府,区政府直属各单位,市派驻瓯海各工作单位:

  《瓯海区加快推进5G先行区建设行动计划》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政府

  2019年8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瓯海区加快推进5G先行区建设行动计划

  为加快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以下简称“5G”)建设工作,全力打造瓯海5G先行区,积极开展新业态应用和新产业布局,实施新一代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应用,促进我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5G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温州市加快推进5G+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主要目标

  围绕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战略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两区”创建要求,坚持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调发展、安全可控原则,不断提升以5G为主导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创新发展5G+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入推进5G+融合应用和智慧城市建设,到2021年,我区5G网络基础设施运营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实现5G在经济社会领域融合应用和创新应用,以技术突破和应用推广驱动5G新优势产业发展,力争打造网络先进、机制创新、应用丰富、市场活跃的5G先行区。

  二、总体要求

  --基础设施先行。2019年新建5G通讯基站100座,完成1000座4G基站的基础改造提升,全面启动第二批5G汇聚机房等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中心城区、重点镇街和温州南站、杭州亚运会龙舟赛事基地等重点场所5G信号覆盖。到2020年,全区5G通信基站满足全面商用需要,实现除西部山区以外所有区域5G全覆盖。到2021年,实现所有5G应用区域优质网络全覆盖。

  --技术创新先行。依托高教新区优势,积极争创5G相关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力争实现一批5G基础技术创新突破。在2019年,以温州首个5G工业互联网应用为立足点,加快推广5G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技术。以全国首个智能锁云平台为切入点,在智能锁领域率先应用NB-IoT(窄带物联网)技术。到2020年,以温州移动瓯海IDC云计算中心为重点,加快云计算中心布局,实现云计算产业推广应用。到2021年,实现5G与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深度融合。

  --应用拓展先行。在应急、公安、环保、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积极推动5G+智慧应用,加快布局智慧产业研发领域,争取各大运营商的相关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及新产品研发和应用试点落地。2019年,在应急管理、医疗保障方面率先落地一批场景应用;到2020年,实现5G在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内普及应用,并在教育、旅游、城市管理方面实现突破;到2021年,培育20项重点场景应用,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实施“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1.加强5G网络规划建设。一是推进5G网络规划落地。以市级5G通信网络建设和基站专项规划为蓝图,结合我区实际,分年度制定建设计划,统筹推进5G项目建设,实现5G应用区域网络优质覆盖。二是推进5G基站加速建设。创新5G通信基站审批,探索推广基站建设联合踏勘、联合审批、联合审签“三联合”制度,落实典型场景5G基站建设“四同步”机制,重点支持大型公共设施、住宅、商业区等区域优先实现5G信号覆盖。三是推进5G设施共建共享。落实“政府主导,铁塔主责,运营商共享”的基站建设工作机制,鼓励探索多方合作的新型5G网络部署方式。试点推进5G基站等通讯基础设施“共享计划”:新建5G基础设施实现一次建设、多方共享,已有站址资源和基础配套设施实施有效整合、逐步开放。同时,大力推进各类杆塔资源的双向开放共享和统筹利用,试点探索多杆合一的智慧杆建设,统筹屋顶基站布局,全面提升设施资源利用效率。

  2.加快5G配套设施建设。一是推进光网城市加速建设。以骨干网扩容升级和接入网光化改造为工作重点,实施光网城市战略,打造支撑5G基站大容量、高速率、低时延数据传输需求的全光通信网络,2019年全区完成超2000km光缆和150km管道的铺设。二是推进5G汇聚机房加速建设。联合各大运营商排摸全区通信网络运行情况,统筹确定5G线路汇聚节点,到2019年底,按各大运营商共建共享原则完成第二批25个以上5G汇聚机房建设。三是推进云计算中心加速建设。围绕全省优化布局大型云数据中心的要求,推动高教新区电信云计算中心在2019年实现云存储规模扩容、出口高速带宽扩容;推动移动南白象云计算中心在2019年实现改建扩容,并完成温州移动瓯海IDC云计算中心主体建设,在2020年成为温州打造全省云计算副中心的重要支撑。

  (二)加快实施“5G创新技术应用发展计划”

  3.推进5G相关产业发展。一是支持5G基础技术产品研发。鼓励电子信息、通讯设备等行业重点企业深度融入5G产业链,联合省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和产业联盟,重点依托温州高教新区优势,强化高端引领、学城联动,建立相关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力争实现一批5G基础技术创新突破。二是推进5G关联产业挖掘培育。结合全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要求,支持5G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深度融合。推动东经科技按照工信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的要求打造“包装+互联网的网络协同制造平台”。

  4.扶持5G产业发展平台。一是支持培育5G应用软件研发企业集群。以温州软件信息产业园为中心,鼓励软件企业聚焦5G发展需求,面向5G不同垂直行业的应用场景,研发适应该领域的定制化软件产品,打造5G特色软件产业,提升软件服务业竞争力。二是形成多个5G产业集聚区。结合我区园区智慧化改造工作部署,完善郭溪高新技术产业园、科创小微园等园区功能,招引5G产业链相关企业和团队,孵化5G创新产品与项目,扶持本地各类5G领域服务公司做大做优。同时,充分发挥瓯海时尚智造小镇、瓯海眼镜小镇等特色小镇的优势,在小镇内打造运用、展示5G技术的实验室、研究所,切实做强5G产业集聚区各项软实力,支持温州联通在眼镜小镇智慧化建设中部署眼镜云等行业云平台。

  5.培育5G领域骨干企业。结合“雄鹰”“雏鹰”等企业培育行动,培育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5G配套芯片、器件、模组及终端企业。一是加快实施“5G+锁具培育行动”。通过全国首个扶持智能锁专项政策“智能锁新十条”为引领,引导智能锁产业结合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运用NBiot物联网技术,将智能锁与电子地图、人脸识别等应用结合,实现设备密钥管理、位置服务上报、设备状态监控等功能。二是加快实施“5G+眼镜培育行动”。贯彻落实“眼镜新十条”政策,推动眼镜行业关键技术攻坚,发挥眼镜企业近年来“机器换人”优势,提高质量、培育品牌。重点引导眼镜企业大力发展基于5G可穿戴设备、VR/AR等融合的创新产品,实现眼镜行业从“光学时代”迈向“电子时代”。三是加快实施“5G+鞋服培育行动”。发挥我区鞋服等传统产业的优势,以森马创业创新产业园为重点,加快森马服饰在全品类服装规模化柔性定制智能制造中心将5G技术应用于产品,深化休闲服装业潮流设计、配送“数字中枢”的概念,实现工厂到店铺终端的“快速反应”个性化定制,推进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

  (三)加快实施“5G功能推广普及应用计划”

  6.以5G+产业升级为切入点,推动5G在工业、物流、旅游、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一是推进5G+智能制造应用。以鼎业机械移动5G工业互联网应用为示范点,推进5G与数控装备、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化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融合应用,推动“厂联网”应用。重点结合我区2019年推动亿元以上工业企业机器换人全覆盖工作,在智能化程度高、联网需求强烈的企业中推广5G技术,2019年计划打造3个“无人车间”,形成一批5G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二是开展5G+智慧物流示范应用。依托温州传化物流公路港与温州电信深度合作,加快推进传化智联温州城市物流中心项目,在瓯海智慧物流产业园中实现5G环境下的车路系统、无人驾驶、分拣机器人、远程安全控制、物流追踪服务等智能应用。三是推进5G+智慧旅游应用。建设基于5G智能移动终端的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查询、预订、体验等为一体的智慧化旅游服务。在泽雅、大罗山等核心景区加快试点实施AI导游、AI客服、VR体验、3D导览、景区大巴“无人驾驶”、无人机巡防、智慧酒店、智慧厕所等智能服务。四是加快推进5G+农业领域应用。推动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与中国移动合作,在农业基地覆盖5G网络,通过5G技术实现农业机械施肥洒药等低时延、精准化操作,实现远程农业信息化操作、数据收集、大数据分析、农业溯源等。

  7.以5G+民生服务为切入点,推动文创、医疗、教育等产业创新发展。一是推进5G+文创应用。建设温州国家广告产业园,加快5G+AR/VR在数字娱乐、数字传媒、数字教学等数字内容产业融合应用。打造成为立足温州、辐射浙南闽北赣东的集设计、发布、服务等为一体的广告和文创产业综合体。二是推进5G+智慧医疗应用。积极开展5G+智慧医疗试点,在瓯海人民医院等重点骨干医院建设多维度5G急救协同智慧平台,实现高清远程手术示教、远程影像阅片、远程专家会诊等,提升医联体医疗资源共享能力。2019年,推广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全国首家5G远程门诊等典型案例应用;试点推进瓯海“5G+流动医院”,通过5G技术+流动巡诊车,定期开展下乡巡诊工作,实现城乡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推动温州移动与温州第七人民医院合作,搭建5G流动心理咨询车,通过远程诊疗、远程咨询及5G全息VR等设备,实现远程心理问诊。三是建设“5G+未来社区”试点。结合全省首批未来社区--瓯海南湖社区建设,开展5G社区试点,围绕社区全生活链服务需求,推进5G技术在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建筑、能源服务等九大场景中的应用,建设智慧互联体系和智慧共享关系,打造有归属感和未来感的新兴城市功能单元,提升社区居民的舒适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8.以5G+城市管理为切入点,推动5G在平安创建、城市管理、政务服务等领域的应用。一是开展5G+智慧安防试点。探索5G在移动警务、园区管理、应急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推进园区智慧化改造中的智慧门禁,以及智能监控、突发事件处理、自然灾害事故等场景应用。2019年,推动温州电信与瓯海政法委合作,针对平安综合体建设,利用社会治理+5G,在平安综合体中心3D建模、无人机实时回传高清视频、巡逻车实时图传、警务头盔AR眼镜智能识别等方面实现突破。二是开展5G+政务服务试点。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试点5G在政务服务平台应用,利用5G超高清实拍智能识别,数据更少延时、更多连接等优势提高政务服务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三是推动5G+垃圾分类试点。结合我区万科留园智能垃圾分类工作,通过5G技术,实现数据收集、大数据分析,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撑。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温州市瓯海区数字经济领导小组要加强对5G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及时解决5G网络建设、创新技术应用和功能拓展中的重大问题。各单位要根据职能分工,加强联动合作,协调解决5G网络建设、创新技术应用和功能拓展中跨部门、跨领域等问题。建立5G创新发展考核机制,积极引导各单位申报5G创新示范应用项目,完善激励配套措施,对在瓯海打造5G先行区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给予通报表彰。

  (二)落实要素保障

  区发改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等单位在编制控制性规划时,要深化专项规划5G基站及相关基础设施用地布局。各镇街、开发区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要在土地、电力接引、能耗指标、市政设施等资源要素上给予重点保障。要进一步开放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医院、校园、车站、公园广场、公交站台、路灯杆、监控杆、电力杆等公共设施资源,支持5G基站建设。

  (三)强化政策扶持

  依托“1+5+16”产业新政,不断优化人才创业创新环境、完善财政扶持政策体系。在科研经费、住房保障、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5G核心技术人才重点倾斜,发挥各类科技专项资金激励作用,优先支持5G技术研发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创新平台建设、创业载体培育、公共平台构建。发挥市转型升级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力量,撬动社会资本投资5G产业,提高各类研发企业、应用企业的积极性,推动重大项目投资落地。

  (四)加大科普宣传

  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渠道,创新宣传载体和宣传方式,大力宣传5G技术、电磁辐射知识等方面政策法规、工作动态和科普知识,引导广大群众了解和支持5G先行区创建工作。重点加大5G民生服务、城市管理工作力度,使广大群众充分参与到5G先行区创建中来,共同营造有利于工作推进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附件:温州市瓯海区推进5G先行区建设重点任务分解(2019年).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