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瓯海区统计局2018年瓯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2019-03-26 10:40 访问次数: 来源:区统计局

温州市瓯海区统计局

2018年瓯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 计 公 报

(2019年3月)

2018年,面对复杂的发展形势,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科教新区、山水瓯海”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创新、活力、美丽、幸福”四个城区建设,坚决打好“科教”“高铁”“产业”“生态”“健康”五张牌,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持续转换,人民生活稳步增高,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一、综合经济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84.9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0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282.97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295.54亿元,增长9.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1958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9363美元),增长8.0%。三次产业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2:49.7:49.1调整为1.1:48.4:50.5,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4% ;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3.66亿元,增长10.5%;外贸进出口总额155.76亿元,增长8.1%;财政总收入64.87亿元,增长9.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85亿元,增长9.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945元,增长8.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35元,增长9.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1.73,比去年同期缩小0.02。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43亿元,增长1.9%。其中,种植业产值7.58亿元,增长3.8%;林业产值0.15亿元,增长5.1%;牧业产值1.45亿元,下降5.9%;渔业产值0.11亿元,增长1.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14亿元,增长7.7%。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1010公顷,增长3.5%。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61公顷,增长3.5%;蔬菜播种面积7358公顷,增长4.7%。粮食总产量1.74万吨,增长0.9%;蔬菜产量15.70万吨,增长5.1%;水果总产量3.03万吨,增长0.1%;花卉销售额1.56亿元,增长1.0%。生猪年末存栏0.89万头,增长1.1%,年内出栏1.44万头,增长4.4%;家禽存栏36.37万羽,增长6.2%,出栏146.17万羽,下降15.3%;肉类产量3378吨,下降12.9%。淡水产品产量863吨,增长3.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07.79亿元,增长9.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8.92亿元,增长10.4%。

全区52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65.85亿元,增长11.9%,销售产值445.15亿元,增长9.3%。其中,服装、鞋革、电气机械、专用设备和汽摩配等5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产值339.18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72.8%,增长10.3%。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6.82亿元,增长14.6%,其中利润总额28.15亿元,增长22.1%。全员劳动生产率13.49万元/人,增长13.7%。

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158.90亿元,增长27.0%;新产品产值率为34.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1.08亿元,增长8.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9.44亿元,增长12.8%;装备制造业增加值34.57亿元,增长7.4%,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8.5%、8.7%、31.7%。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高端装备、环保、健康、时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9%、10.5%、7.9%、-2.8%、13.1%。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5.19亿元,下降3.4%。具有建筑业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63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81.68亿元,增长0.8%。其中省内产值为198.32亿元,同比增长5.1%。在建工程累计施工面积306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5%;房屋竣工面积594.5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6.7%;房屋竣工价值132.69亿元,同比下降24.6%。本年新签合同295.21亿元,增长4.3%。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8%,其中工业性投资增长8.4%,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8%,占工业性投资比重52.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4%。全年投资项目448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98个。

在重点领域投资中,交通投资增长16.8%;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5.3%;生态环保投资增长65.2%。全年民间投资增长12.2%,占限额以上投资比重60.6%。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0.7%,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8.8%。商品房销售面积107.7万平方米,下降7.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89.4万平方米,增长22.8%。商品房销售额223.08亿元,增长30.8%。

五、国内、国际贸易

全年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3.66亿元,增长10.5%。其中,批发业零售额19.16亿元,增长11.5%;零售业零售额250.90亿元,增长10.2%;住宿业零售额4.77亿元,增长0.5%;餐饮业零售额38.83亿元,增长13.7%。实现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09.86亿元,增长11.6%。全区42家市场(含4家网上交易市场),全年交易额212亿元,超亿元市场18家。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55.76亿元,增长8.1%。其中出口总额147.40亿元,增长12.4%,进口总额8.35亿元,下降34.9%。从主要出口商品来看,鞋类、眼镜、服装、汽摩配、锁出口额分别为54.41亿元、27.96亿元、13.88亿元、11.12亿元、4.71亿元,分别增长17.1%、22.5%、9.3%、9.1%、-1.1%。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40.75亿元,同比增长20.0%,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0.92亿元,同比增长2.2%。

六、电力和旅游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1.68亿千瓦时,增长3.4%。其中工业用电量24.08亿千瓦时,增长6.2%,占全社会用电量的57.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35亿千瓦时,下降1.8%。

全年共接待游客1307.45万人次,增长20.7%,实现旅游总收入131.34亿元,增长20.4%。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298.35万人次,增长21.4%,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129.81亿元,增长25.9%;接待入境人数9.1万人次,实现海外创汇2271.4万美元。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4.87亿元,增长9.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85亿元,增长9.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2.57亿元,增长17.8%,其中公共安全、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住房保障等十大类民生支出总计40.3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6.7%。  

年末全区共有银行机构29家,保险机构4家,证券营业部3个。据市人行统计,年末全区本外币存贷款余额1768.7亿元,增长14.1%。其中,存款余额1020.5亿元,增长14.4%;贷款余额748.2亿元,增长13.8%。当年报证监会企业1家,报省证监局辅导企业2家,签订上市辅导协议企业7家,挂牌浙江股权交易中心企业6家。

八、教育和科技

全区有幼儿园156所(公办35所,民办121所),小学47所(公办45所,民办2所),初中20所(公办18所,民办2所),普高8所(公办4所,民办4所),职高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电大1所。目前,全区在园幼儿30530人;小学生47679人,初中生17929人,高中生8095人。学前教育3-5周岁幼儿入园率99.6%;小学、初中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率98.4%。全区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专任教师分别为1975人、2611人、1453人、770人和256人。

年末全区拥有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1个;国家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孵化器) 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4个,省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 1个、省级众创空间5个、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38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104家。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1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107家,新培育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82家,累计576家。全年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为7615件和597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802件,比去年增加251件,同比增长45.6%。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拥有区级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镇街综合文化站13个、省级公共文化示范区1个、省级文化强镇2个、省级民间艺术之乡2个、省级文化示范社区(村)7个、民间文化社团35个。不可移动文物139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历史文化村2个,区级历史文化街区1个。区级非遗项目102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4项,市级69项。区级非遗传承基地34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14个。区级非遗传承人71人,其中国家级2人,省级4人,市级48人。

全区拥有医院(不含省属、市属)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10家,服务站26家,村卫生室88家,个体诊所284家,其他社会医疗机构37家。核定床位1410张,实有床位数1143张,执业医师(包括助理)1468人,护士1047人。全年各医疗机构就诊人次445.13万人次,增长1.6%。

全区现有42个体育训练基地(点),专兼职教练员60名,全年组队参加15个大项比赛,获得省级及以上金牌30枚。举办有影响力的品牌赛事 10次,全民健身赛事活动100多项次。小康体育村升级工程18个、社区多功能公共运动场2个、新建登山健身步道50公里、健身苑点15个,门球场10片、百姓健身房3个,百姓健身室18个,笼式足球场3片,拆装式游泳池1个,省中心村全民健身广场1个。

十、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其他社会事务

全年全区平均降水量为2038.6毫米,比上年增加35.6%。当年完成人工造林2708亩,森林抚育面积23097亩。

全年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天数338天,优良率94.9%,提升8.9个百分点;城市环境空气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下降22%。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4.4分贝,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7.3分贝。全区6个监测点位中氨氮上升0.6%,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分别下降了13.9%、8.2%。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满足水环境功能目标要求监测点位2个。地表水6个市控及以上监测点位中,优于III类水监测点3个,Ⅳ类水监测点1个、Ⅴ类水监测点2个。全区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5.3%,化学需氧量削减6.8%,氨氮削减7.5%,二氧化硫削减5.4%,氮氧化物削减4.3%。

除火灾事故外,全区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4起,死亡15人, 同比下降22.6%和21.1%,无较大以上事故发生。

十一、人口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455442人,比上年末增加8711人。其中,城镇人口301248人,占总人口的66.1%。男性人口229443人,占总人口的50.4%;女性人口225999人,占总人口的49.6%,人口性别比为101.52(以女性为100)。18岁以下人口87277人,占总人口的19.2% ;60岁及以上人口89920人,占总人口的19.7%;出生人口6666人,死亡人口2491人,自然增长率为9.255‰。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94.31万人,比上年减少0.19万人;城镇化率为87.75%,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

年末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8.20万人,基本医疗保险12.72万人,工伤保险25.05万人,生育保险10.36万人,失业保险9.36万人;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6.5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8.40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36.88万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6078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326人,安置困难人员就业50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16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51%。

全区共有5708人纳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8688人次享受医疗救助,特困供养人员集中供养率100%。 创建3家示范型街道级养老服务中心,新增养老床位119张。

备注: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