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综合政务 > 计划总结
  • 索 引 号:001008003012007/2019-11362
  • 文件编号:
  • 主题分类:计划总结
  • 发布单位:区民政局
  • 成文日期:2019-03-18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瓯海区民政局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19-03-18 16:52 访问次数: 来源:区民政局

2018年,区民政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有关民生民政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积极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深化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着力保障民生,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整体推进民政事业转型发展。

一、2018年工作总结

(一)分类施策, 提高救助救灾保障水平

1.开展低保专项整治。对全区所有低保家庭进行核查,退出531户,新增112户。截至10月底,全区共有低保3478户5789人,共支出3853万元。

2.开展分级分类救助。临时救助135户,共支出47万元;启用医疗救助快速结算系统,医疗救助7560人次,共支出1165万元,实现群众“零跑”;开展“送温暖”慰问活动,为48户特殊困难家庭送上3000至10000元慰问金,共支出22.1万元;为3户突发重大疾病的家庭分别送上“救急难”救助金5万元。对1529名申请公租房补贴和残疾人困难两补对象进行收入核定。

3.落实慈善事业和儿童关爱工作。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工作逐步完善,为114名困境儿童提高生活补助标准,从每人每月1081元提高到1497元。通过“焕新乐园”改造项目,改善30户困难家庭儿童的学习居住环境。通过"添翼计划"为21名残疾儿童实施免费康复。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有序开展,对接社会资源为50名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课业辅导等服务,为2名无监护人的留守儿童落实监护人。打造瓯海区慈善组织孵化基地,同时发展、培育慈善公益组织10余家,并入驻基地。

4.做好救灾政务公开全国试点。立足高起点、高标准,积极打造特色亮点,出台全省首个《自然灾害救助实施标准》,开发了防灾救灾微信小程序,编发防灾宣传“微宝典”,率全省之先实现了避灾场所“一键导航”,制定救灾领域第三方服务监管机制,建立避灾场所“标准化”和资金监管“三审核”机制。完成20处村级避灾场所规范化提升。通过公开招投标,投入115.5万元,夯实区、镇街两级救灾的物资储备。

(二)提升品质,加强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1.养老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率全市之先在潘桥、娄桥、新桥街道建成3家镇街级养老服务中心,总面积3613㎡,区财政总投入845万元,并引进重庆百龄帮、国太亚医等专业养老机构运营,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多层次服务。区财政对示范型和标准型养老服务中心分别给予50万元/年和30万元/年的运行补助。  

2.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做好助配餐服务,在泽雅镇开展“老年免费食堂”试点工作,20家老年食堂为低保、低保边缘户和80周岁以上的独居老人免费提供就餐服务。在其他街镇依托机构和委托社会资源配、送餐等模式建立25家老年食堂,提供集中就餐、送餐上门等服务,惠及500多人。引入5A级社工组织为35家照料中心的老年人私人订制为老服务,开展活动280场。引进厦门国太等3家专业养老机构,为2000多名有需求的高龄、独居等困难老人提供个性化服务,截至目前已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在新桥街道金蟾社区试点开展“互联网+居家安全管控”模式,为24户困难老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和系统的安装,为392张楼梯安装转角爱心椅、配置爬楼机等。为全区80岁以上有需求的老年人免费提供“一键通”服务。开展养老服务分层分类培训,培训295名养老护理人员,建成养老护理领军人才工作室和老年服务社会工作室。

3.“互联网+”搭建医养服务桥梁。开展智慧医养试点工作,在全区5家照料中心打造“健康小屋”。全区111家居家养老和19家养老机构与社区卫生院实行有效协作,覆盖率分别达60%和100%。

4.老龄事业全面科学蓬勃发展。一是构建老龄工作大格局。加强老龄工作委员会建设,认真部署开展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二是建设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为全区60-70周岁的低保、特困、失独老人和7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投保意外伤害保险,今年免费保险年龄从去年的80周岁扩大到70周岁,让更多老年人享受保障。全区共投入保险经费110万元,惠及老人36982人。免费为易走失群体发放“安心手环”。 简化办事流程,购置制卡机,完善老年优待证即办即领工作。 三是推进“互联网+老年教育”。坚持典型示范引领,认真总结老年电大教育工作经验,新增教学点3所。充分发挥区老龄委讲师团作用,丰富第二课堂内容。四是打造“银龄之家”让老人乐享晚年。区级财政投入570万元,在20个村周转房内建立20个“银龄之家”,已建成面积9565㎡,入住老人5971人。“银龄之家”设立培训、医疗、理发、厨房、文体室、洗衣房、餐厅等设施,并引入社会组织为老年人开展服务。五是开展“敬老月”系列主题活动。举办老年节大会暨“银龄之家”慈善基金启动仪式,组织开展“舞彩人生”中老年舞蹈展演活动。走访慰问百岁老人并送上寿星匾和慰问金,扎实推进孝文化建设。六是开展红色领航幸福银龄行动。高标准实现村级老年协会规范提升“3个100%”目标,在此基础上,加快农村基层为老服务体系建设,开启申请备案“绿色通道”,实行“边申请登记、边实体运作”,完成所有镇街老年协会预登记和村级为老服务中心备案。

(三)三社联动,有效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1.全方位提升社区建设水平。一是开展撤村建居工作。自5月份以来,按照“党委主导、政府主抓、各方配合、尊重民意、试点先行、稳妥推进”的原则,迅速启动撤村建居和村规模调整试点相关工作。认真排摸,对251个村进行了调研,掌握基础资料,顺利完成新桥村的撤村工作。二是建设服务平台。成立志愿者市民家政服务中心,以“互联网+志愿服务”模式,开通“8690”服务热线、“8690”微信公众号、H5网页平台,为居民提供免费、低价的生活服务。三是加强民主协商工作。按照每个镇街60%的任务数,完成162件民主协商工作,引导群众自主参与基层治理,实现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同时,强化协商流程、协商结果的运用,实行月报制。四是做好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聘。制定《2018年瓯海区职业化社区工作者招聘工作方案》,通过“公开招聘、在岗转聘、择优留聘”等方式,研究决定聘任133名社区专职工作者,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五是培养村(居)建设领头雁。持续开展村(社区)干部培训,320余名村社干部参加为期2天学习,提升了村社干部的能力和业务知识。

2.全面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一是深化培育扶持。新社会组织孵化基地(2303平方米)建成并投入使用, 22家新成立的社会组织入驻基地。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设立孵化基地党群服务中心,成立3家实体党支部、3家拓展型党支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深入实施,率全市之先创立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星级定价位,招标定资格”的全新模式,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力量,实施社会服务项目25个,服务达2600人次。修订出台《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资质的社会组织推荐目录》,148家社会组织纳入推荐目录。二是加强规范管理。强化综合监管,开展“双随机”抽查工作,将640家社会组织、21名执法人员全部录入抽查系统,并对35家社会组织开展了执法检查。加强信用建设,组织开展对23家行业协会商会进行涉企收费自查自纠工作。三是推进脱钩规范。完成最后3家行业协会脱钩任务,开展社会组织名称规范工作,对16家社会组织寄发了名称整改告知函。

3.大力推进社工人才建设。不断加大社工人才培育和社工机构建设,今年新增持证社工再创新高, 361人取得社工证书,增量居全市第三。引入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成立瓯海区天宜社工服务中心,提升社会工作专业水平。率全市之先完成社工岗位开发任务,新增岗位14个。持续开展分层分类培训,首次引入社工督导,对17个社会工作项目负责人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督导,每月开展团体督导和个体督导。开展了区第六届社工宣传周、社会工作专题培训、社工沙龙、社工定向越野赛、社会工作知识有奖竞答活动,营造社会工作良好氛围。

(四)求真务实,不断提升优抚安置水平

1.持续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持续深化“双拥在基层”活动,开展了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春节和军旅生活游园会。春节、“八一”期间,为22支驻温部队赠送物资101万元。

2.全面落实优抚政策。一是大幅提升优抚保障水平。按照自然机制,大大提高了全区11类优抚对象抚恤、生活补助标准。2018年发放补助金1243多万元,发放残疾军人抚恤金243万元,下拨临时困难补助经费45万元,投入16.6万元为450多名重点优抚对象提供免费体检活动。二是不断加大“关爱工程”力度。依托各类走访慰问活动,共向749名优抚对象发放慰问金89.2万元,慰问品30万元。另外,建立“缴纳医疗保险、免费健康体检、住院医疗补助、临时困难补助”四大机制,为优抚对象健康进行托底。全年共为88名住院的优抚对象报销医疗补助36万元,为749名重点优抚对象缴纳城乡居民医疗保险30万元,为21名六级以上残疾军人缴纳医疗保险92.2万元。三是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首次通过公开招投标形式,引进专业社工组织参与“让关爱与优抚同行”项目,共计全年投入经费24万元,并开展了系列活动11场。四是不断健全社会化服务网络。成立了区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街道服务社、社区服务站三级服务网格57个,成立“青优之家”志愿服务平台6家。五是全面开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目前已经完成纸质数据采集7500人,录入系统7235人。

3.深化退伍安置改革。一是抓接收安置。全年接收秋季退役士兵120名,发放退役兵一次性地方补助金551.1万元。率先完成15名转业士官“阳光安置”工作,全部落实到镇街和部门的事业岗位。二是抓技能培训。先后组织退役士兵参加职业技能培训38人,高等学历教育3人,投入培训教育经费23.9万元,培训告知率做到100%,满意率持续提升。三是抓创业帮扶。推出两个“百万基金”扶持退役士兵创业,即退役士兵自主创业贷款财政贴息专项基金100万元和“退役军人扶助基金”100万元。四是抓就业推荐。征集区级机关部门提供30多个岗位用于招聘退役士兵,为区公安局、行政执法、特巡警推荐退伍士兵20来人。

4.做好涉军对象化解。全年共接待来访来电咨询达1000多人次,各类督办件30多件,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抓落实。一年来,未发生一起涉军信访事件。

(五)统筹兼顾,全面推进丧葬礼俗整治

1.狠抓丧葬礼俗整治。重拳整治丧葬礼俗。在区、镇街成立丧葬礼俗整治办公室,出台《瓯海区丧葬礼俗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自6月15日起在全区开展集中整治,坚持每周一次分析会,不少于一次凌晨联合执法行动和双休日值班制度。截至10月底,共启动暂缓火化10例,取缔违规电子花圈车集中停放点2个,开展非法销售、燃放烟花爆竹专项整治行动35次,捣毁销售窝点2个,查处非法燃放烟花爆竹案件5起,行政拘留2人,治安处罚3人,谈话警告18户。成功引导集中办丧211例,节俭办丧1900例,办丧费用减幅达56.5%。

2.狠抓青山白化治理。加大“四边区域”巡查和私坟改造力度,对高速绕城西南线、轻轨S1等主要干道实施重点整治,共改造“两路两侧”私坟1350座,拆除、整改新建、翻新、修复的坟墓82座, “四边区域”视线范围内基本实现无坟化。

3.狠抓规范管理。加大监管,对全区公墓单位的墓区边界进行检查、年检,防止再出现违规建设现象。今年已免费提供公益墓穴60余穴。开发瓯海智慧民政平台,强化职能化管理。深入开展殡葬重点领域检查,依法取缔2处非法做寿棺点。联合开展非法运尸车整治,实施与市殡仪馆一致的服务收费标准。

4.狠抓宣传教育。围绕厚养薄葬、移风易俗、节俭办丧、绿色低碳等内容,创作编排了形式多样的丧葬礼俗宣传节目,到基层进行巡演。在社区、村居发放移风易俗宣传手册5000余册,张贴《丧葬礼俗整治通告》2500份,为清明祭祀的群众免费发放鲜花1万束,黄丝带1万条,引导群众改变丧葬观念。继续开展殡改宣传服务项目政府购买服务,一旦发生丧情,由社会组织第一时间上门送花篮、慰问信的形式,开展上门宣传服务。

5.狠抓队伍建设。率全市之先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组建民政执法巡查队,配合做好日常综合巡查工作。加强镇、街殡改队伍的建设,严格落实核定的殡改协管员队伍人数,并把该项工作列入年度考核。

(六)规范有序,全力做好专项管理事务

1.做好地名普查成果利用。我区第二次地名普查(补查)于11月通过了审核和入库验收,普查成果数据包含地名数据3673 条,多媒体照片4316张。深入开展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编写《温州市瓯海区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汇编》,开展第二次瓯海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申报与认定工作。积极构建“一网通办”的在线服务体系,已导入省区划地名综合平台数据库有效地址数据158364条。利用地名普查成果,继续编纂《瓯海区地名志》和《瓯海地名故事第二辑》,印刷出版《瓯海区古今地图集》,拍摄地名微电影——《瓯海的桥》,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词典》第一部分。

2.做好地名公共服务工作。2017至2018年上半年共完成105433个地名标志的设置和更新,11月顺利完成门牌规范化设置进行验收工作。做好平安边界互访、勘定工作,促进了边界的和谐稳定。

3.审批窗口工作规范运行。一是扎实做好各项审批工作。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做好登记把关工作,今年以来社会组织成立登记16家,变更登记41家,注销登记17家,有关事项备案16家,完成年检417家,全区登记在册社会组织已达636家。有序梳理现有的79项群众办事事项,截至10月底,四星级以上办事事项达54.43%,民生事项实现“一证通办”达37.14%。二是全面落实办事事项“八统一”。根据省厅“八统一”办事事项定稿,进一步精简申报材料,压缩办事时限,优化办事流程。三是推进“数据跑”代替“群众跑”。推进无差别受理制度改革,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全新工作模式。推进数据信息的共享和利用,实现社会组织有关事项备案 “一证通办”,并全面落实省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系统运用。四是首创“帮你办”高效服务。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及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系统平台,“点对点”“面对面”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服务,自今年4月份“帮你办”推出以来,已实施代办服务200余次。五是推行二维码办事指南。在窗口公布“最多跑一次”目录清单以及79项办事事项二维码,为办事群众带去实实在在的便利。

4.婚姻登记工作规范有序。严格依法登记,注重自身建设,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做好档案电子化工作。截至11月25日,共办理结婚登记2555对,离婚登记495对,补发证件381件,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39件,收养登记证1件,登记合格率达到100%。

5.社会福利事业不断拓展。福彩销售形势成绩喜人,1-11月份福彩销售4920万元,募集福彩公益金492万元。

(七)管控风险,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

1.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统一思想、把握方向,引导党员增强对党绝对忠诚、干事创业的政治自觉,做践行“红船精神”的排头兵。

2.全面推进“四化”支部创建。注重规范化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讲政治、有活力、能战斗的坚强堡垒。积极主动靠前开展攻坚,开展“支部结亲•红色攻坚”行动,实现支部共建共帮共助。

3.着力提高机关文化建设。积极搭建文化载体,建立完善图书角、文化走廊、民政讲堂、“清欣林”等教育平台,让文化的因素无处不在,文化的气息处处可闻。

4.扎实开展清廉机关建设。集中进行廉政教育,开设民政大讲堂谈“清廉”。强化制度约束,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范权力运行,健全监督机制,落实执法“双随机、一公开”。

二、2019年工作思路

(一)突出民生保障,筑牢社会保障底线

1.社会救助工作。继续开展低保专项救助整治,实现精准救助。宣传和落实《温州市临时救助实施细则》,督促指导有条件的镇街实施网上审批办结。全面落实全国救灾领域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进一步落实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领域,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实现困难群众最多跑一次“网上办”“一键办”。

2.慈善福利工作。挖掘和引入优秀慈善组织和慈善项目,逐步形成拥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慈善品牌,探索建立长期发展机制或规划,争取创成省级慈善基地。做好关爱工作,加强社会力量参与救助,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针对性的帮扶。做好困境儿童的生活补贴发放,加大救助力度。

(二)突出敬老助老,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1.养老服务工作。利用已建成住宅小区的社区综合服务用房和闲置房产打造3家镇街级养老服务中心。为困难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集中就餐、送餐上门等服务,为全区35个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提供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通过公开招投标,引进专业的养老服务组织为2500名高龄、独居等老人提供专业的上门服务。为全区80岁以上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一键通”服务,联合做好“互联网+医养结合”新模式试点。投入运营区社会福利院改造项目,进场施工郭溪养老养生康复城项目。做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2.老龄工作。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与建章立制。围绕全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分析医养结合工作的难点和痛点,通过召开专题会、参观考察等方式,探索医养结合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和工作机制。二是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社会环境。开展敬老爱老助老活动,扎实开展第三届“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加强老年志愿服务队伍和志愿服务制度建设。三是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做强老年电视大学教育工作,巩固办学成果,努力提升全区老年电大规范化、体系化和信息化水平。推进实施老年人意外险工作,深化老年人防诈骗宣传教育,注重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安全保障。

(三)突出和谐民主,创新基层社会管理

1.扎实开展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一是稳妥推进撤村建居工作。按照全市村规模要减少30%的要求,继续推进撤村建居和村规模调整工作,扩大民主协商工作的覆盖面。二是完善志愿者市民家政服务中心建设。宣传普及“8690”服务热线、“8690”微信公众号,提高群众知晓率和使用率。三是开展社区工作者招聘工作。按照《2018年瓯海区职业化社区工作者招聘工作》方案,聘任133名社区专职工作者。五是强化村(居)干部队伍。开展村居主任培训,提高基层工作者的政策理论水平、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2.规范社会组织建设。一是完善孵化基地运作。完善运营模式、管理制度等,对已入驻组织进行评估考核,继续招募社会组织入驻。二是加强监督管理。加强日常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开展“双随机”抽查工作,加强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

3.培育扶持社工机构。继续壮大社工人才队伍,提升社工专业水平。积极扶持社工机构,在项目和资金上给予支持。推广“社工+志愿者”协作机制,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推广浙江省社会工作者登记服务系统和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

(四)突出权益保障,优化双拥优抚服务

1.开展双拥活动。继续深化双拥在基层活动,依托社会组织力量,开展各类送文化、送政策进军营活动。

2.落实优抚工作。完成2019年提标工作,指导各镇街落实调标文件。完善退役军人社会化服务网络,建立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长效机制。

3.做好安置工作。继续做好2018年冬季转业士官安置工作和2019年退役士兵接收工作。持续宣传退役士兵创业货款财政贴息优惠政策。

(五)突出文明节俭,深化殡葬礼俗改革

1.持续推进丧葬礼俗整治。严格管控事前告知、事中监管、事后处理三大环节,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继续强化源头管理,综合整治丧事扰民现象,重点抓好丧葬陋习整治,培育文明风尚。进一步完善专项考核办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丧葬礼俗整治能长期列入镇街的日常重点工作内容。

2.健全数字管理平台。推进数字殡改工程建设,及时掌握公墓的建设、销售等情况,实现管理数字化。开通公众客户端,推行公墓信息网上服务,实现社会服务数字化。打造网上纪念馆,引导群众网上祭祀,留传先人生平传记,传承生命文化。

3.提升殡葬服务能力。整合社会零星从事殡仪服务的人员,规范服务市场,提高行业形象。消除区域行业及垄断行为等不正当竞争,切实保障殡仪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4.推进丧事审批服务新模式。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将全区殡葬事宜委托给社会组织办理,实行丧事审批全程上门免费(代办)机制,做到文明、节俭、体面办丧。

(六)突出公共服务,提升社会事务水平

1.区划地名管理工作。牵头开展第四轮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做好平安边界互访。归档整理瓯海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入库档案。完成国家和省《标准地名词典》的第二至八部分编纂,完成《地名志》第四稿。拍摄专题片开展地名宣传,做好《瓯海区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内容汇编,编纂和出版《地名故事第二辑》。

2.行政审批工作。做好日常审批工作,进一步规范社会团体涉企收费行为。加强人员业务培训,进行审批事项再优化,努力实现只跑一次甚至跑零次。

3.婚姻登记工作。设计装修完成新的婚姻登记大厅,营造温馨舒适的服务环境。按照婚姻登记新标准,执行新《规范》,完成新目标。

4.福利彩票销售工作。加强安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宣传公益救助活动,提高中福在线知晓度。

(七)突出党的建设,加强系统自身建设

1.强化思想建党抓根本。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意识形态等各项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同时,督促指导各支部开展经常性的学习教育,定期组织相关学习讨论。

2.强化组织管理抓规范。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导向,督促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各项制度,积极推进党组织活动方式方法创新,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基层支部“最后一公里”。

3.强化服务中心抓融合。全面推行“党建+”工作模式,引导机关党员立足岗位当先锋,以党建机制规范实施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政务信息公开、禁毒宣传等工作落实。深入开展“万人评议”等作风建设专项活动,深化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升民政服务能力和水平。持之以恒加大正风肃纪、明查暗访和通报曝光力度,积极支持派驻纪检组开展工作,营造廉洁高效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