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01008003012004/2018-12796
  • 文件编号:温瓯教学〔2018〕241号
  • 主题分类:教育规划管理
  • 发布单位:区教育局
  • 成文日期:2018-09-11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关于印发《瓯海区学生身心健康促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8-09-11 14:08 访问次数: 来源:区教育局

各中小学:

现将《瓯海区学生身心健康促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行。

 

 

 

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

2018911

(此件公开发布)

 

瓯海区学生身心健康促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为深入贯彻全市基础教育发展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三五教育规划,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力促进广大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按照《温州市学生身心健康促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教育优先、健康优先两大战略,按照更加注重立德树人这一根本要求,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目标和首要任务,深入推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着力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我区学生身心健康整体水平。

二、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努力,学校体育卫生保障要素明显改善,支撑环境更加优化,学生积极锻炼、健康生活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近视发生率、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耐力、力量等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指标实现晋等升位,卫生防病和自我保健能力、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明显提高,逐步形成与瓯海教育相适应的学生身心健康工作新局面。

2020年,100%中小学校落实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80%以上中小学校创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特色;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97%以上,实现小学达省均,初中居全市前列;高校新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93%以上。100%中小学校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建成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8100%中小学校完成校园食品安全规范化建设,开展营养健康教育试点10所,研发区域小营养师实践课程共享平台微课程20个,实现学校食堂膳食营养食谱全覆盖,确保全市学生膳食营养和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

三、重点任务

() 体质健康促进行动

1. 推进学校体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规范办学行为,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程,确保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1小时。深化小学趣味性、初中多样性、高中专项性体育课程改革,开发建设区域特色体育拓展课程,充实和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坚持开展学生冬季长跑等群体性活动,推进体育艺术21”课外文体示范工程,推广一球一操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大课间活动视频评比。实行学生运动技能等级评估,鼓励学校体育类社团实施课程化管理和俱乐部制改革,使每个学生熟练掌握一项以上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制定校园足球、校园篮球发展计划,有序推进申报国家级、省级试点区和特色学校建设。到2020年,80%以上中小学校创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特色。

2. 建立健全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分段开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改进与研究,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运动技能的掌握和体能的提升。落实体育与健康教学新常规,保证课内合理的运动负荷。加强家校联动,引导开展合理的家庭体育锻炼。完善体育教师教学评价,执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依据评价指标对课堂教学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和反馈,提高体育和健康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体育和健康课堂教学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到2020年,100%中小学校落实体育与健康教学新常规。

3. 构建常态化序列化校园体育竞赛体系。适应形势变化,整合赛事资源,推进中小学生体育节校园足球、篮球等七项联赛,办好田径运动会,构建区、校二级体育竞赛体系。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赛事组织能力和水平,扩大赛事影响力,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关注度,增强学生对校园体育赛事活动的参与感和荣誉感。针对体质健康测试薄弱项目,有机结合运动会或其它文体活动,广泛开展班级、年级之间的比赛,活跃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走向运动场参与体育锻炼。

() 心理健康促进行动

1. 加强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设。高标准推进省中小学心理辅导机构标准化和示范点建设。到2018年底,实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标准化建设达100%,建成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8个。完善学校心理辅导室工作机制,配置专门负责管理人员,固定辅导室开放时间(小学每天不少于1小时,中学不少于2小时),安排专兼职教师接待辅导,建立明确的值班制度。规范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定期开展典型个案研讨活动。

2. 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按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安排的规定,确保各中小学校每班每月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不少于2课时,每学期不少于8课时。规范各级各类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行为,统一教材征订,鼓励校本化应用。有效整合学校德育,推进生涯规划、青春期健康教育、学习心理等心育主题特色校本课程实施,加大课程资源库建设。

3. 建立健全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立心理危机预警、应急和维护三个子系统。每年9月开展新生心理检测,每年4月完成全体学生的心理检测并及时上报高危人群。建立心理指导与援助专家团队,规范指导心理危机干预和转介工作。建立学生心理危机案例库,促进学校与校外心理疾病治疗机构的沟通和合作。加强留守儿童、随班就读残疾儿童等特殊人群的同质性辅导。

4. 加强亲子关系教育。通过主题讲座、亲子互动、家长沙龙,以及个别辅导或团辅训练等形式,系统规划、分类兼顾,帮助学生和家长掌握亲子沟通和交往的方法和技能,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有效预防心理极端事件的发生。利用家长示范学校、德育示范学校等创建载体,进一步加强学校亲子辅导工作。

() 营养健康促进行动

1. 建立学生营养状况监测机制。开展学生膳食营养监测,研究分析中小学生(幼儿)营养健康和膳食结构状况,形成学生膳食营养年度报告,及时编制学生营养与健康教育规划和营养干预及宣教计划。加强校园膳食营养监管,完善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食品安全和膳食营养责任制,指导开展全区中小学校(幼儿园)食堂和学生午餐配送企业膳食营养食谱制定工作。

2. 推进营养健康教育。加大对学校(幼儿园)的指导力度,落实试点学校校园膳食营养政策倾斜力度,扩大学生营养教育面。建设校校有课程,人人懂营养的营养健康教育特色示范校10个,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到2020年,实现90%以上的学校开展常态化的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活动。

3. 建立和完善营养膳食干预机制。继续实施省深化千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新三年行动,全面完成目标任务。组织开展健康食堂建设,选聘学校食堂营养配餐师,营造学校餐厅健康文化。提升学校食堂健康环境,推进学校食堂第三方监管机制。引导家长科学合理安排家庭饮食。研究制定学生营养午餐标准指导性意见,组织制定不同年龄段学生营养膳食标准,全面推行营养午餐。指导学生合理膳食,改善学生营养结构,努力降低学生超重率和肥胖率。

4. 研发学生营养健康教育特色课程资源。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研究学生营养健康教育目标与要点,开发地方或校本课程教材,建构区域学生营养健康教育课程群共享平台,通过学科渗透或利用公众号、微博、微信等全媒体以及组织开展小营养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积极的饮食营养情感态度,养成可持续的健康饮食习惯。

5. 构建营养健康教育公益支持系统。创新营养教育路径与方法,组建校园营养师专家团队,支持志愿者讲师、专家导师参与公益活动,积极开展公益组织营养科普进校园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监督和推进学生营养健康的良好氛围,增强学生合理膳食的意识。

() 卫生健康促进行动

1. 健全学校卫生工作体系。完善学校(幼儿园)卫生规章制度。寄宿制学校按规定设立卫生室,非寄宿制学校视规模设立卫生室或保健室。深化医教结合,强化学校预防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定期开展学校饮用水、传染病防控等监督检查。探索疾控部门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进校园机制,实施一校一医学校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对学校卫生保健、应急处置的指导和保障。

2. 建立学生防病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每年组织1次学生常规健康体检,确保学生体检率达100%

3. 加强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严格执行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发动做好适龄学生疫苗接种或补种工作。落实一案八制,有效控制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疫情的发生。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加强学生近视防控工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巩固教室灯光改造成果,确保课桌椅、黑板配置达到国家要求,落实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和岗位职责。

4. 做好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和培训。大力开展校医、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应急救护培训,认真实施学生应急救护分层培训计划,并纳入部门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项目,不断提升学校、学生自主应急救护能力。到2020年,100%中小学校开展救护知识普及和培训,创成市级以上红十字达标校和示范校10所以上。

5. 培育学生健康素养。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以规范开展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禁毒防艾、常见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健康教育活动为特色,推进省健康促进学校建设。到2020年,省健康促进学校创成率达到70%,其中银牌15所、金牌5所,100%中小学校严格执行控烟规定。定期组织开展学生健康素养评价,逐步完善激励反馈机制。

四、保障措施

()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教育、卫计、市场监管、体育等部门组成的学生健康促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建立健全学校大健康促进工作机制,加强对各学校的业务指导和服务,形成各方支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强大合力,提高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层次、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全面加强学生常见病、传染病防治和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实现学校突发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率维持在低水平。

() 重视队伍建设。按国家规定配齐配足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卫生保健人员,促进专业发展。体育专任教师占比原则上与学科课程课时量占学校总课时量的比例相称。2020年,全区小学、初中体育专任教师占比分别达到9%,体育教师学科骨干以上层次达到5%;所有中小学校按11000的比例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1000人以下配备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确保专任教师持C证率达到85%以上,且持B证至少1人(示范点3人以上),大幅提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B证持证率;做好体育教师体质健康测试动作要领和技巧、测试数据上报等相关业务能力培训。实施营养健康教育特色教师培训项目。建立心理健康教育C证续证制度。在满工作量前提下,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务(职称)评聘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

要把体育卫生人员配置作为民办中小学开办、准办和年检以及星级评定的必备条件,保障民办学校学生的身心健康。

() 强化督考评价。建立健全区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绩效评估、督导检查和行政问责机制,深入了解体育经费支出、体育教师配备、基础性体育课程实施、拓展和选修课程建设、体育课程评价、校园体育活动实施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促进各项制度和措施的落实,及时发现、纠正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纳入学校发展性评价和办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结合办学质量奖等激励机制,加大考核奖惩力度。进一步落实校长是学生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继续实行全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排名公办问责校长、民办约束招生计划机制。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学校,依据国办发〔201253号文件精神取消一切评优评先。

各学校要加强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宣传、动员、组织和数据结果的反馈,把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纳入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工作考核内容,并按规定把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各类评优与评奖、毕业或结业(肄业)的条件依据。

() 保障经费投入。

各校应建立学校体育卫生经费增长机制。按有关体育卫生设施设备配置标准,足额确保学校体育、卫生室、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等硬件设施标准化建设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心理健康统一教材征订等经费投入,所需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原则上每年投入数不低于上年。各地各学校要确保体育教师待遇,落实体育教师每年接近1000元的工作服装购置费,按规定执行体育教师每人每年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按8课时核算工作量,在各校绩效工资内核发。

() 加强宣传引导。各校要总结交流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及网络等手段,加大对学校健康教育的宣传报道,弘扬学校健康先进文化,广泛传播健康理念,积极动员两代表一委员、社会组织、媒体等社会力量参与和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工作,并引导学生、家长和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健康观,形成有利于学校发展和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提升的良好氛围。

 

附件:瓯海区学生身心健康促进三年行动计划重点任务指标

分年度安排

 

 


附件

瓯海区学生身心健康促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主要指标分年度安排

 

序号

项目

2018年目标值

2019年目标值

2020年目标值

1

体质健康合格率(%

小学

96.8

97.5

98

初中

95.6

96.5

97.5

高校新生

92.22

93

94

2

体育专任教师占比(%

小学

7.21

8

9

初中

7.08

8

9

3

心理健康教育专任教师与学生配比

1:1400

1:1200

1:1000

4

专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持C证率(%

75

80

85

5

省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

100

100

100

6

心理健康教育省级示范点(个)

8

8

8

7

营养健康教育市级试点学校数(所)

3

5

10

8

区域小营养师实践微课程数(个)

5

10

20

9

膳食营养和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

92

93.5

95

10

省健康促进学校创成率(%

65

67.5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