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综合政务 > 通知公告
  • 索 引 号:
  • 文件编号:
  • 主题分类:
  • 发布单位:
  • 成文日期:
  • 公开方式:

2016年瓯海区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发布日期:2017-12-07 11:03 访问次数: 来源:区质监局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质量工作越来越重视,提出了建设质量强国的奋斗目标,要求切实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瓯海质监局坚持从质量入手,以“五大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和市场取向,以抓深化促落实为主线,以风险管理为龙头,以许可证产品和重要消费品为重点,充分发挥监督抽查、分类监管和整治提升的职能作用,全面提升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成效,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全区生产环节工业产品质量稳提高,质量指数保持在高位呈微幅震荡运行态势。

一、产品质量总体水平

2016年(统计分析时间为:2016年第1季度至2016年第4季度,下同),全区工业产品(除食品外)实施各级各类跟踪性监督检查408批次,合格346批次,批次合格率为84.8%,较上年的(383/449)85.3%降低了0.5个百分点,产品质量指数95.08。其中,列入政府年度考核指标要求(93%)的省、市、区级定期监督抽查共计211批次,合格203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6.2%,较上年的(301/317)94.95%上升了1.25个百分点;同样列入政府年度考核指标要求(85%)的2015年国家、省、市级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2016年专项跟踪抽查共36批次,合格35批次,合格率为97.2%;以查找和发现问题为目的的市、区级专项监督抽查161批次,合格108批次,批次合格率为67.08%,较上年的(82/132)62.12%上升了4.96个百分点。

总体而言,各类监督抽查实现了生产许可、3C认证、日用消费等重点产品受检覆盖面达95%以上;反映地方产品质量水平列入政府年度考核指标要求(94%)的省、市、区级定期监督抽查批次合格率达96.2%,较上年略有上升;意在寻找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专项监督抽查批次合格率仅为67.08%,虽较上年的62.12%有上升4.96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区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虽较上年有所减轻,但仍存在不少问题,还需继续加倍努力提高。

二、质量预警

2016年各级各类跟踪性监督抽查批次合格率为84.8%,较上年的85.3%降低了0.5个百分点,属于正常波动范围。从抽查的性质来分析,一是反映地方产品质量水平的省、市、区级定期监督抽查批次合格率为96.2%,较上年上升了1.2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高于政府的目标要求;二是意在寻找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专项监督抽查批次合格率仅为67.08%,暴露出我区部分产品质量极不稳定、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不得不引起企业及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通过对专项监督抽查为重点并结合定期监督抽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合格率较低、可能存在较为严重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且占瓯海工业产值较大份额的产品主要有:

1、皮革。全年综合各类共抽查14批次,合格9批次,批次合格率为64.29%,较2015年的(3/6)50%上升了14.29个百分点,较2014年的(1/7)14.3%低上升了49.99个百分点,较2013年的(11/19)57.9%上升了6.39个百分点。表明皮革产品的合格率近三年来,均处在低水平徘徊,16年略有上升但仍偏低。

2、皮鞋。全年综合各类共抽查59批次,包括9批次的市场反溯抽查,合格45批次,批次合格率为76.27%,较上年(28/43)65.12%上升了11.15个百分点;较2014年(13/37)35.1的上升了41.17个百分点,较2013年(107/148)72.3%上升了3.97个百分点。今年皮鞋合格率较2014、2015年有小幅度上升。

3、皮凉鞋。全年综合各类共抽查34批次,包括1批次市场反溯抽查,合格32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4.12%,较上年(3/7)的42.86%上升了51.26个百分点,较2014年的(6/12)50%上升了44.12个百分点,较2013年的(17/17)100%下降了5.88个百分点。2016年合格率在2014、2015年下降之后有大幅度上升。

4、童鞋。全年综合各类共抽查18批次,合格4批次,批次合格率为22.22%,较上年的(3/7)42.86%下降了20.64个百分点,较2014年的(2/4)50%下降了27.78个百分点。表面近三年来呈明显快速下降的趋势。

5、成人服装。全年综合各类共抽查20批次,包括9批次市场反溯抽查,合格12批次,批次合格率为60%,较上年(11/15)73.33%下降了13.3个百分点,较2014年(1/2)50%上升了10个百分点,较2013年(20/24)83.3%低了23.3个百分点。

6、自行车锁。全年综合各类共抽查14批次,合格13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2.86%,较上年(7/9)77.78%上升了15.08个百分点,较2014年(5/6)83.33%上升了9.53个百分点,较2013年(39/50)78.0%上升了14.86个百分点。近几年来自行车锁的批次合格率都在80%左右波动,2016年有了明显上升。

7、门锁。全年综合各类抽查9批次,合格8批次,批次合格率为88.89%,较上年的(9/10)90%降低了1.11个百分点;较2014年的(0/2)的0%上升了88.89个百分点,与2013年的(8/9)的88.9%持平。但2014年的抽查批次过少,未能真是反应质量水平,而2016年、2015年和2013年抽查批次数相近,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由此可见,门锁产品质量批次合格率在90%左右波动。

三、不合格原因分析

专项监督抽查批次合格率仅为67.08%,暴露出我区部分产品质量极不稳定、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不得不引起企业及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由于瓯海以私营经济为主,产品生产设备比较简单,出厂检验设备不齐,而原材料选取管理的规范、检测的保证与否是决定产品质量好坏的关键,却有不少企业在质量管理、产品出厂检验和质量意识方面还有一些问题,企业主往往较重视市场营销、产品设计与工艺以及品牌运作等方面,但对企业质量体系的建设、对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执行却不太重视,不知道这些也是企业长盛不衰不可或缺的要素,以至缺少必要的措施与方法,导致人员不稳定、标准执行不力等,这也是今后我们服务企业的重点。

按产品种类,从产品技术指标深入具体分析原因如下:

1、皮革。抗张强度、规定负荷伸长率、崩破强度、摩擦色牢度、pH不符合标准要求,是造成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而造成这些项目不合格的深层原因之一就是皮革产品的原皮本身质量及加工过程就存在问题。

(1)抗张强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①原料皮的原始性能不符合要求,不同种类不同路别皮料,其拉伸强度也不同;②在原料皮加工过程中,凡使裸皮的纤维组织过于松散的操作都会使抗张强度降低;③皮革中的水分、油脂含量过低,产生的润滑作用不够,使得纤维之间的摩擦力增加,从而降低革抗张强度;④对于储存较久或受湿热作用的革,由于腐蚀等因素的作用而损失了革纤维,使革拉伸强度下降。

(2)规定负荷伸长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在制造皮鞋、背提包等产品时,要求皮革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塑性,不然皮鞋等皮革制品就无一固定的形状,而皮革伸长率是表征皮革弹塑性的重要指标。伸长率过小的面革在制鞋过程中容易穿着裂纹,在穿用中不能经受反复多次弯曲;伸长率过大的面革,制鞋后容易变形。所以规定鞋面用移膜皮革的规定负荷伸长率在25%-50%。

(3)皮革崩破强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崩破强度与皮革的柔韧性成正比,而皮革的柔韧性与皮革纤维的各向伸长有关,所以皮革崩破强度与原料皮、复鞣剂以及鞣制工艺有关,如果选择优良的原料皮、增强复鞣剂和鞣制工艺,生产出柔韧性好皮革,崩破强度就会提高。

(4)皮革摩擦色牢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染色时所用的染料和整理时所用涂饰剂的性能不良或染整中、染整前后的工艺没有控制好。皮革摩擦色牢度主要决定于染色时所用的染料和整理时所用涂饰剂的性能,也与染整及染整前后的工艺有关,是综合性能的检验。

(5)pH项目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原料皮在浸水、鞣制过程中加入的化学剂导致酸碱失衡,或水洗程序不彻底。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破坏人体皮肤的酸碱平衡,引起皮肤瘙痒、皮炎等疾病,甚至导致皮肤溃烂。

2、皮鞋。造成皮鞋质量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标识、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帮底剥离强度、耐折性能、外底耐磨性能、感官质量、勾心标志、勾心硬度、勾心纵向刚度、勾心长度下限值、勾心抗疲劳性能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

(1)标识项目不合格分析:QB/T 2673-2013 《鞋类产品标识》已于2014年7月开始实施,该标准对于标识项目规定了新的要求。部分企业对鞋类产品标识认识不够,对新标准的实施更是了解不多。对于标准更新信息的滞后性,标准一旦变更,就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适应。这也暴露了企业质量体系管理不严格,对组织生产的产品标准未加以关注,习惯性沿用出口鞋的鞋号标识等问题。

(2) 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不合格分析:偶氮染料在与人体长期接触的过程中,其有害成分会被皮肤吸收,并在人体内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分解产生的20多种致癌芳香胺,会诱发各类恶性疾病。禁用偶氮染料不合格集中在鞋里部位,部分厂家为增加舒适性都采用了真皮鞋里,但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采用的多位价低质劣的真皮鞋里。在皮革及纺织品的制作工艺中,一些企业为降低成本,提高染色牢度,可能会使用低质印染助剂。禁用偶氮染料就可能通过印染助剂带入到鞋里中去。这些染料从化学结构上不存在致癌芳香胺,但由于在合成过程中中间体的残余或杂质和副产物的分离不完全,导致鞋里最终仍检测出存在偶氮染料。

(3)帮底剥离强度不合格分析:①选择胶粘剂不适合,胶粘剂粘着强度不够;②涂胶工艺方面,涂胶处打磨不够或处理剂涂刷不够或涂胶量不够,③粘合工艺存在缺陷,热粘合压合时间不够。

(4)耐折性能不合格分析:耐折性能是考核成鞋鞋底及帮面是否容易断裂或裂面的指标,耐折性能不合格的皮鞋在穿着过程中常发生鞋底断裂或帮面开裂等问题,该试验首先在鞋的屈挠部位预割5.0mm的口,然后模仿人正常行走的状态,在鞋类耐折试验机上连续屈挠4万次,测量其裂口长度等。耐折性能指标裂口长度应≤30mm、折后新裂纹≤5.0mm并且不得超过三处、折后不得出现裂面或帮底开胶。

耐折性能不符合的主要原因有:a、外底材料在配方、工艺存在缺陷。为了降低成本,鞋底厂加入过多填充物质和杂质,使得材料的内聚力小,导致裂口容易开裂,耐折性能差。b、外底花纹设计上存在缺陷。耐折试验使鞋底反复屈挠,其受力状态与外底花纹设计有很大关系,若设计不当则容易出现应力集中,而加速外底破坏。c、粘合工艺存在缺陷。粘合剂的涂刷均匀程度对帮面材料的粘合强度起着重要影响。对粘合界面采取完善的表面处理方法,保证粘合剂涂层均匀度,才能保证产品的粘合质量。

(5) 外底耐磨性能不合格分析:耐磨性能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重点之一,也是鞋类产品监督抽查的重要项目之一。耐磨性能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a、生产企业片面追求产品穿着舒适、行动轻便,改变鞋底配方;虽然达到了柔软、舒适的要求,但耐磨性能大为降低。b、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冲击,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选用加入过量填充物的鞋底材料。如有的不合格产品,其经过耐磨性能试验后,磨痕内可观察到有较多的空隙和杂质。

(6)感官质量不合格分析:皮鞋产品标准在感官质量项目中规定,皮鞋上必须标注中国鞋号,标注法码(如37号、42号),英、美码(如7号、8号)等产地国的鞋号标识是不妥当的,出现这类问题,主要是厂家乱套国外码。

(7) 勾心标志、勾心硬度、勾心纵向刚度、勾心长度下限值、勾心抗疲劳性能不合格分析:勾心是安装在皮鞋外底与内中底之间的关键部件,起着保持鞋底弧度和稳定的作用,对于女士穿用的高跟鞋尤其重要。但是它安装在外底与内中底之间,无法从外面直接观测,往往会被一些生产企业忽视。皮鞋、皮凉鞋标准规定鞋跟高度20mm以上且跟口高度8mm以上的鞋都要安装钢勾心,且钢勾心要符合强制性标准GB 28011-2011《鞋类钢勾心》要求。部分企业受利益驱使,使用不合格的廉价钢勾心,采用一般碳钢,没有选择优质的弹簧钢材料(其刚度和硬度都符合要求),导致勾心机械性能不合格。由于在皮鞋穿着过程中,勾心在疲劳断裂前无明显宏观塑性变形,具有突发性,不易觉察,因而对人身安全的危险性非常大。勾心机械性能是衡量鞋类安全与否的重要指标,不合格将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人身安全,会导致崴脚甚至造成脚掌断裂。

3、皮凉鞋。造成皮凉鞋质量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标识、耐折性能、勾心标志、鞋跟硬度、游离甲醛含量、帮带拉出强度等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

(1)标识项目不合格分析:QB/T 2673-2013 《鞋类产品标识》已于2014年7月开始实施,该标准对于标识项目增加了新的要求。如新标准不仅要求鞋上要有号型还要标注货号和商标或企业名称;鞋子内包装上新增了标注产地及三包规定的要求。部分企业对鞋类产品标识认识不够,对新标准的实施更是了解不多。由于部分企业对于标准更新信息的滞后性,标准一旦变更,就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适应。这也暴露了企业质量体系管理不严格,对组织生产的产品标准未加以关注,习惯性沿用出口鞋的鞋号标识等问题。

(2)耐折性能项目不合格分析:耐折性能是考核成鞋鞋底及帮面是否容易断裂或裂面的指标,耐折性能不合格的皮鞋在穿着过程中常发生鞋底断裂或帮面开裂等问题,该试验首先在鞋的屈挠部位预割5.0mm的口,然后模仿人正常行走的状态,在鞋类耐折试验机上连续屈挠4万次,测量其裂口长度等。耐折性能指标裂口长度应≤30mm、折后新裂纹≤5.0mm并且不得超过三处、折后不得出现裂面或帮底开胶。

耐折性能不符合的主要原因有:a、外底材料在配方、工艺存在缺陷。为了降低成本,鞋底厂加入过多填充物质和杂质,使得材料的内聚力小,导致裂口容易开裂,耐折性能差。b、外底花纹设计上存在缺陷。耐折试验使鞋底反复屈挠,其受力状态与外底花纹设计有很大关系,若设计不当则容易出现应力集中,而加速外底破坏。c、粘合工艺存在缺陷。粘合剂的涂刷均匀程度对帮面材料的粘合强度起着重要影响。对粘合界面采取完善的表面处理方法,保证粘合剂涂层均匀度,才能保证产品的粘合质量。

 (3)勾心标志项目不合格分析:勾心标志不合格表现为两个方面:①未按新标准规定勾心上应标注适用对象;②未标注适用跟高或适用跟高范围。不符合的原因为:一方面,部分勾心生产企业未能及时了解新标准的实施规范;另一方面,可能部分鞋厂想投机取巧,将未实施新标准前生产的库存钢勾心消耗完。

(4)鞋跟硬度项目不合格分析:成型底鞋跟硬度是考核成鞋鞋跟硬度的指标,成型底鞋跟硬度不合格的皮鞋在穿着过程中最常发生的问题是穿着不稳、鞋跟塌陷、破裂等。制鞋企业的外底大多数都是从市场上采购,主要原因还存在于外底生产企业,同时也不排除一些企业故意使用低质低价鞋跟。

(5)游离甲醛含量(鞋面)不合格分析:甲醛项目不合格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主要涉及产品在生产前的原材料采购,诸如胶粘剂、皮革及加工工艺等方面的质量控制。如果不对这些鞋材进行检测,就会在成型后的成鞋产品中体现出来。很多私营小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不惜降低成本,在原材料上偷工减料,使用损害人体健康的甲苯、劣质胶水以及不符合标准的鞋材,导致衬底材料甲醛含量超标。如果皮肤长期接触甲醛,可使皮肤干燥、皲裂、起湿疹,还可以导致接触性皮炎,并影响肝脏功能,出现食欲不振等症状。

(6)帮带拉出强度不合格分析:帮带拉出强度不合格会导致消费者在穿着过程中出现帮带断裂或脱落现象,影响正常使用。其不合格主要原因是一方面选择的胶粘剂不适用,另一方面是胶粘工艺中粘合面砂磨起绒没有达到质量要求,胶浆过浓或刷胶的方法不当,烘干温度、压力控制不当造成。

4、童鞋。造成皮凉鞋质量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标识、感官质量、游离和可水解的甲醛项目、重金属含量、耐磨性能、外底硬度、鞋里和内底摩擦色牢度(沾色)、PH值等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

(1)标识项目不合格分析:部分企业对鞋类产品标识认识不够,实际上鞋类产品标识是消费者认知产品最主要途径。消费者有权力知道产品的信息,例如:产品名称、等级、帮面材料、依据标准、制造商等,否则容易成为“三无产品”。标识不合格主要表现在未标注或漏标注产品名称、帮面材料、执行标准等。这也暴露了企业质量体系管理不严格,对组织生产的产品标准未加以关注,习惯性沿用出口鞋的鞋号标识。

(2)感官质量项目不合格分析: 童鞋标准在感官质量项目中规定,童鞋上必须标注中国鞋号,标注法码(如37号、42号),英、美码(如7号、8号)等产地国的鞋号标识是不妥当的。出现这类问题,主要是厂家乱套国外码,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企业的管理不规范。而标明中国鞋号对企业来讲是举手之劳,但总有一小部分企业以消费者不明白、不影响质量等借口拒绝执行。

(3)游离和可水解的甲醛项目不合格分析:甲醛项目不合格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主要涉及产品在生产前的原材料采购,诸如胶粘剂、皮革及加工工艺等方面的质量控制。如果不对这些鞋材进行检测,就会在成型后的成鞋产品中体现出来。很多私营小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不惜降低成本,在原材料上偷工减料,使用损害人体健康的甲苯、劣质胶水以及不符合标准的鞋材,导致衬底材料甲醛含量超标。如果皮肤长期接触甲醛,可使皮肤干燥、皲裂、起湿疹,还可以导致接触性皮炎,并影响肝脏功能,出现食欲不振等症状。

(4)重金属含量不合格分析:童鞋类标准中重金属含量项目包含了砷、铅、镉三项,常见的金属含量不合格均为铅超标。造成童鞋铅含量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原材料生产企业未能对铅含量实施有效控制,如鞋底、PU革生产过程中添加回料或废料,或其使用其他劣质辅料造成污染,而部分鞋企未重视原材料的安全质量风险也是原因之一。

铅是具有高度毒性的物质,跟铅接触可对人体健康带来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包括损害神经系统、延缓身心发展、损害注意力及学习能力、造成听力问题等。再者,铅会在人体内积聚,即使接触少量的铅,也会提高血液中铅的整体积聚量,危害身体健康。婴儿和幼儿经常把手和其他物件放进口中,因而较成人更易中毒。

(5)耐磨性能项目不合格分析:耐磨性能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重点之一,也是鞋类产品监督抽查的重要项目之一。耐磨性能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a、生产企业片面追求产品穿着舒适、行动轻便,改变鞋底配方;虽然达到了柔软、舒适的要求,但耐磨性能大为降低。b、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冲击,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选用加入过量填充物的鞋底材料。如有的不合格产品,其经过耐磨性能试验后,磨痕内可观察到有较多的空隙和杂质。

(6)外底硬度项目不合格分析:外底硬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儿童的脚型发育,因为脚部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网络,过硬的鞋底对人体行走的运动学、动力学影响最大,足底受冲击力最大。部分生产企业片面追求童鞋鞋底柔软、舒适,未能理解产品标准中对外底硬度的要求,导致外底硬度过低,不符合标准要求。

(7)鞋里和内底摩擦色牢度(沾色)不合格分析:鞋里和内底摩擦色牢度(沾色)不合格的童鞋,容易使儿童袜子被染色,同时人体沾色后对健康也会产生一定危害。  

(8)PH值超标不合格分析: PH值不合格的产品主要为布面童胶鞋。鞋面或鞋里在印染过程中会添加化学试剂,导致原料的PH值异常,在印染完成后的水洗程序不彻底可能会导致该项目不合格。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破坏人体皮肤的酸碱平衡,引起皮肤瘙痒、皮炎等疾病,甚至导致皮肤溃烂。

5、成人服装。造成成人服装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使用说明(标识)、纤维含量、耐汗渍色牢度等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

(1)使用说明(标识)。产品挂牌或耐久性洗涤标“使用说明(标识)”,主要包括制造者名称、地址,产品名称,产品号型、规格,采用原料的成分和含量,洗涤方法,产品标准编号,产品质量等级,产品质量合格检验证明,基本安全技术类别这九项,出现两项以上不准确或有一项缺项时,就达不到标准规定的要求,从而导致使用说明(标识)项目不合格。容易误导、欺骗消费者,扰乱市场秩序,违反了《产品质量法》,从而引起没有必要的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质量纠纷。

(2)纤维含量。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其一,有些企业不知这方面的内容,直接没有提供这方面的信息;其二,大部分“贴牌”企业缺少专业纤维含量检测人员与检测设备。未经检测,直接伪造成分数据打在洗涤标签上;其三、有些企业把面料商提供纤维含量误认为是正确的,直接打上去,实际检测出来的成份与提供的并不一致;其四,有些企业明知纤维含量不是这样,还故意打上某某纤维含量,以便提高服装销量。

(3)耐汗渍色牢度。不合格原因:面料固色度不好、染料质量与染整工艺不过关;其次,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使用一些价格低廉、质量不稳定的面料使得面料的质量难以保证。织物的色牢度不好,其中的染料分子、重金属离子等都有可能通过皮肤为人体所吸收,从而危害到人体的健康。

6、自行车锁。造成自行车锁质量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标志、互开率等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

(1)标志。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锁具标志主要包含:商标、产品名称和规格、执行标准编号,企业名称、地址和邮政编码4个项目。锁具标志,其目的是当用户在购买锁具时能容易快速获取产品信息,比如从生产企业的档次上,快速判断该产品的质量档次和价格范围。本次抽检发现部分企业的产品标志内容不准确,造成此项不合格。主要原因是企业缺少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技术的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不严格,造成标志缺少项目,这样容易误导消费者购买锁具。

(2)互开率。是指在同一批次锁中,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一定数量的锁具进行相互开启,被开启次数与试开总数之商的百分比数,是考核锁具保密度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互开率将直接影响锁具的安全性。互开率越高,锁的保密度越差,互开率越低,锁的保密度越好。

目前,我区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家庭作坊式的企业质量不够稳定,缺少原材料进厂、产品出厂检验验收的管理制度和控制手段,严重影响锁具产品的质量提高。很多企业仅生产锁体和锁把手,其中锁芯就外购。组装加工企业对于锁芯的质量把关,又缺乏必要的检测手段,是直接造成锁具互开率居高的重要原因。

7、门锁。造成门锁质量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标志、互开率、方舌轴向静载荷、锁舌伸出长度、执手轴向静拉力等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

(1)标志项目:包装是产品给予消费者最直接的信息。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锁具标志:主要包含产品名称、型号、产品采用标准号、生产企业名称、详细地址、生产日期5个项目;锁具包装规定,包装材料必须清洁、干燥,酸碱性应符合中性材料包装要求;每把产品应按规定的配件包装配套装入盒内,并附有产品使用说明书、合格证。标志和包装,其目的是当用户在安装、使用锁具时能容易识别产品详细技术参数,从而确定该产品的使用条件和使用范围。部分企业的产品标志内容不准确,造成此项不合格。上述原因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企业缺少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技术的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不严格,造成标志缺少项目,包装内没有放置说明书或合格证,这样容易误导消费者购买锁具。

(2)互开率项目:该检验指标含义为同一批锁中,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一定数量的锁具进行相互开启,被开启次数与试开总数之商的百分比数,是考核锁具保密度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互开率不合格会影响锁具的安全性。互开率越高,锁的保密度越差,互开率越低,锁的保密度越好。互开率不合格,就会出现一把钥匙可以同时打开几家住户房门的现象。由于多数锁具生产企业为家庭式小型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偏小,缺少专门的技术人员和先进设备,采取松散的管理制度,对生产过程中废牙数量的控制不够,同时缺乏必要的工艺安排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锁具产品的发展和质量保证。

(3)方舌轴向静载荷项目:它是指门锁主锁舌轴向能承受的力,如果此项指标未达到标准规定值,那主锁舌轴向的承受力就会降低,门就非常容易被撬开。方舌轴向静载荷较低,起不到保护用户的作用,主要是少数企业为降低成本,偷工减料所致。同时与部分锁具加工企业的设计能力差也有一定关系。

(4)锁舌伸出长度项目:锁舌伸出长度即锁舌端与锁舌口平面之距离,如该指标达不到规定要求,锁舌伸进锁扣盒内就会存在过多的间隙,锁具很容易被撬开。

(5)执手轴向静拉力项目:执手轴向静拉力是将锁装在模拟门或专用夹具上,用拉力试验机在执手轴向加力达规定指标,如果达不到规定指标,执手就会出现变形、断裂、脱落,致使锁具无法正常使用。

执手轴向静拉力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企业追求利润,使用低廉的原材料替代优质的材料;二是部分企业减薄锁具产品把手面的钣金厚度。

总之,锁具生产设备比较简单,原材料选取管理的规范、检测的保证与否是决定锁具产品质量好坏的关键。希望门锁生产企业在原材料进货,管理规范程度和产品出厂、抽样检测方面进一步关注并加以改进,尽量避免再次出现类似质量问题。

四、加强不合格产品后处理工作

2016年,我们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及后处理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并突出抓整改及其复查,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级监督抽查及不合格后处理任务。全年共抽查产品408批次,合格346批次,不合格62批次(其中省、市、区级定期监督8批次,市级专项54批次)。按照“四不放过”的要求落实后处理工作,针对不合格严重程度,区别对待,采取责令整改和立案查处相结合,重点抓整改、提高。后处理立案38件,罚没款17万元,到期结案率达100%。做到整改、复查按时到位率100%。组织开展质量分析会,组织开展皮革、童鞋、服装、锁具等监督检查不合格企业质量分析会,近百家企业参加会议,会议邀请有关专业人员对产品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整改要求,帮助企业改进生产技术,共同努力,提高瓯海区产品质量。

五、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重点(关注)产品监管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计划(2016)的通知》(国质检质[2016]215号)的要求,确定空气净化器、电饭煲、智能马桶盖、智能手机、儿童纸尿裤、儿童玩具、婴幼儿童装、厨具、床上用品等10类重点产品,集中力量加以解决,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按照市局的部署要求,我局结合瓯海产业实际,重点开展了对儿童用品、服装、食品包装材料等产品的重点关注质量提升行动和一系列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重点关注“食品相关产品”。结合G20国际峰会保障工作要求,3月份,制订实施《瓯海区食品相关产品安全隐患大抽检大排查大整治严打击专项行动方案》(温瓯质督〔2016〕3号);5月份,又制订实施《瓯海区平安护航G20食品相关产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温瓯质督〔2016〕7号),同时,严格按照市局《温州市“食品相关产品”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暨“三大一严”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温质发〔2016〕4号),开展食品相关产品质量整治提升活动。组织开展无证生产专项执法,严厉打击无证生产扰乱市场行为;开展进厂原辅材料进货验收专项检查,消除使用“三无”、无证和不合格原辅材料现象;开展出厂检验专项检查,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开展环境卫生和质量管理专项检查,督促企业持续保持生产条件;开展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严格不合格企业后处理。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年度审核,一律实施现场核查。在能力实施监督检查的同时,积极帮扶企业(尤其是与餐桌食品有关的相关产品)完善生产工艺,建立、完善台帐、档案,落实相关制度,促进了生产企业食品相关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安全。

2、重点关注监管“服装产品”。结合全省 “纤维产品标识专项整治行动”,在去年实施“服装产品标识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为巩固和提升整治成效,今年,组织实施了“服装产品标识专项整治推进行动”,开展了“服装产品” 重点关注监管工作。一是进一步调查摸底,全面掌握服装生产企业和产品种类及质量的动态状况;二是制订并实施“服装产品标识专项整治推进行动实施方案”;三是走访区服装行业协会和部分服装生产企业,开展“服装产品(标识)专项整治推进行动”工作的动员、宣传,明确服装产品(标识)专项整治推进行动工作的目标、要求和采取的具体措施,四是深入企业开展服装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宣贯;五是为检验专项整治推进行动成效而开展专项监督抽查;六是开展寓服务于监督之中的检查工作。开展对进厂原辅材料进货验收专项检查,消除使用不合格原辅材料现象;开展出厂检验专项检查,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开展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严格不合格企业后处理,尤其是加大对因人体健康有危害指标不合格的后处理力度,重点抓整改复查。同时,加强了与行业协会互动,主动适应批量生产向定制生产转变的趋势,加强了对定制服装的监管;还联合教育部门,加大对校服、床上用品等产品的监管力度,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3、重点关注“童鞋产品”,开展整治工作。严防区域性质量安全风险演变为区域性质量安全问题。针对强制性国家标准《儿童安全技术规范》(GB30585-2014)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而我区童鞋产品今年1季度市级专项抽查合格率低的情况,立即启动了童鞋产品专项整治工作。一是汇报和通报。及时向区政府领导汇报和市童鞋行业通报新的国家标准实施后我区童鞋产品质量抽查情况及下部整治工作措施,二是开展调查摸底;三是开展童鞋产品专项整治动员和国家标准宣贯会。四是联合市童鞋商会开展童鞋产品的专项整治,现在整治工作正结合政府开展的“大拆大整”行动在有序进行中,在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促进产品质量提高等方面,已初显成效。

4、开展眼镜产品质量提升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开展对眼镜行业的调研、召开眼镜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分析瓯海眼镜产品质量等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促成区政府制订、实施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眼镜产业提升发展的若干意见》、《瓯海娄桥眼镜特色产业科技园发展规划(2013-2020)》、《瓯海眼镜行业机器换人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体系,并谋划了一系列综合性举措。眼镜产品质量提升工作,已于9月以区政府的名义向国家质检总局申报“眼镜产品质量提升国家级示范区”建设,相关提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一是抓专业平台建设。打造产业集聚平台、技术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品质平台,通过企业组团、行业监控、政府监管的方式,“组队”接入阿里巴巴“中国质造”电商平台,努力打造优质的内销眼镜产品。二是抓标准品牌建设。健全标准体系、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研制工作,提升行业发展话语权,掌握市场主动权。提供技术保障,提高产品竞争力。实施品牌战略,推进企业争创“浙江制造”品牌。推动科技创新。鼓励企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提升企业产品研发设计和营销能力。三是抓企业主体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开展“眼镜企业强龙培育”行动,通过技术指导、政策支持,在全区范围内培育扶持业绩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领军企业和成长潜力大、创新能力强的高成长高科技企业,使之成为瓯海眼镜稳增长的中坚力量,有效发挥引领和标杆示范作用。健全管理体系,以区市省质量奖、名牌产品评选活动为抓手,加大眼镜企业倾斜力度,推广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办法,鼓励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引导企业开展ISO9001和CE等系列质量标准认证。四是加强人才培养。充分利用温州大学城坐落瓯海区地利,深化产学一体、校企合作,联合包括温州医科大学、温州肯恩大学在内的6所高校,引进高水平眼镜专业人才,开设眼镜设计、制造、检验、内外贸销售等专业委托培养项目,开展高级技工培训和卓越绩效管理培训,大力培育高素质眼镜专业人才,补齐人才短板。

六、2017年工作思路

2017年工作思路是:严格按照市局和区政府确定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打造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标杆城市”这一目标定位,落实全区产品质量工作任务,健全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全面提升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成效,规范生产许可,更好地保障民安,服务民生。

(1)改革监督模式,提升区域监管工作质量

完善监管网络,实施主动有效的动态安全监管。落实监管关口前移,针对不合格率较高的皮鞋、锁具当中的重点产品,如勾心、锁芯等产品及原辅材料的质量把关,从源头上保障产品质量。形成以“三员”为网络、监管责任为纽带、制度规则为保障的质量安全区域监管格局。进一步实施分类监管,按标准做好分类,明确重点监管产品、企业和行业,对每个重点监管对象,实现由原辅料进货、生产过程控制、出厂产品检验等全过程监管。

(2)完善抽查机制,提升质量监督工作水平

加强与各质监所的协调沟通,落实监督抽查计划,将产品监督抽查与日常巡查相结合。完善抽样人员队伍建设,实行持证上岗。在监督后处理工作中,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对不合格原因是否具有行业或地域普遍性进行判断,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发现重点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及时通报相关企业、行业协会等,将质量安全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

(3)加强重点关注产品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加强重点关注产品监管,重点抓好眼镜和食品相关产品质量提升、继续开展服装标识专项整治推进行动、童鞋产品的专项整治等工作,建立和完善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针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开展质量状况综合分析,充分发挥重点产品质量安全预警工作的倒逼作用,对重点关注中发现符合预警发布要求的产品质量问题,及时发布质量预警,有效处置到位,确保全区重点产品质量安全。

(4)强化生产许可证产品证后监管,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制

充分认识生产许可证日常安全监管的重要作用,既要帮扶企业,简化办证程序,又要强化监督抽查及现场审查,落实主体责任制。调整充实观察员队伍,加大巡查力度,对不能继续保持申证时生产条件且逾期不改正的坚决予以查处。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督促树立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