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01008003012001/2013-53887
  • 文件编号:
  • 主题分类:政府工作报告
  • 发布单位:区府办
  • 成文日期:2013-06-07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2013年瓯海区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3-06-07 08:31 访问次数: 来源:瓯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02月19日

在温州市瓯海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温州市瓯海区区长 彭立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也是瓯海经济发展爬坡过坎、城市建设破难而进和社会管理改革创新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创业富民、创新强区、创意兴城,大力推进经济、社会、政府“三大转型”,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39.94亿元,同比增长5.6%;财政总收入36.85亿元,增长3.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53亿元,增长2%;外贸出口总额18.31亿美元,下降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43亿元,增长6.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283元,分别增长10%、11.3%;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2.9%、3.4%、3.2%、2.2%。

  (一)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再创新高。开展“项目攻坚”专项行动,奋力推进“双十大工程”,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1.22亿元,增长33.1%,投资率达65.1%。瓯海中心区建设掀开历史新篇章,新行政管理中心大楼、便民服务中心、“四馆两中心”、市民广场、公共停车场等核心区块项目建成投用,区行政中心顺利迁址办公,中心区道路网、公共卫生中心、公安大楼、检察院大楼、站前公共服务中心加快推进。西部交通网建设全面提速,瓯海大道西段快速路、六虹桥路延伸段应急工程建成通车,宁波路二期、福州路二期和金温铁路扩能改造、绕城高速西南线、铁海联运快速道瓯海段扎实推进,104国道双南线牛山段、南湖路、新双南线等工程开工建设,广化路南延段、市域铁路S1线瓯海段前期工作全面启动。市政基础设施加快完善,新建污水管网29公里,仙岩、泽雅污水处理厂建成试运行,循环经济服务站、垃圾转运站、公厕等一批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相继建成,110千伏樟屿变顺利投用,220千伏丽岙变开工建设。交通畅通工程深入实施,东垟路双庆桥完成改造,延川路与信达街、国鼎路北段等道路启动拓宽,新增公共停车泊位795个。防洪保安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西向排洪瓯海段全面建成,任桥河拓宽工程开工建设,瞿溪河小流域、周岙溪一期整治基本完成。土地开发全面提速,完成土地清理8653亩、垦造耕地1692亩、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722亩、建成标准农田676亩、开工建设二三产返回地项目712亩。

  (二)扎实推进实体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8:61.9:36.3调整为1.7:58.9:39.4。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成功创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4家。骨干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和质量强区战略深入实施,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7家、市长质量奖企业1家和省级以上名牌产品5个、著名商标3枚。开发区和旧工业小区整合提升步伐加快,工业用地二次开发有力推进,61个“挖潜节地”项目启动实施。深入开展“进万企解难题”和“亩产论英雄”专项行动,制定实施振兴实体经济“1+X”政策,全年落实惠企政策资金2亿元,帮扶企业154家。建筑业持续壮大,完成施工产值184.9亿元,增长12.4%。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华润万象城、潘桥国际汽车城、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等一批重大商贸业项目开工建设,南湖城市综合体、站前商贸区、新城商务区、潘桥国际物流基地等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稳步推进,总部经济园一期建成投用。金融综合改革开局良好,率全市之先建立金融综合服务区,温州首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挂牌营业。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实现旅游总收入29.4亿元,增长18.7%。农业“两区”建设扎实推进,粮食生产保持稳定,新增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1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家。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温商回归工程深入实施,成功签约项目21个、落地14个,协议引进资金114亿元。

  (三)扎实推进城乡综合改革,新型城市化开始提速。以规划引领城市建设,编制实施地下管网、市政道路等25项专项规划,完成梧白科技城、仙丽侨乡文化区、郭瞿工贸新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园概念性规划,建成区控规覆盖率达到96.8%。大力推进农房集聚和保障房建设,开工建设保障房220万平方米,景山净水、新桥山前、南白象鹅湖、丽岙下章等一批旧村全面开拆,新增集聚率10.96%。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股改、地改完成率分别达97.8%、100%。加强社区标准化建设,社区五大服务中心和负责人专职化实现全覆盖,政府购买服务全面启动,创成“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加快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队伍,新增各类社工176人。加大山区扶持力度,成立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促进会,完成7个村农电网改造和12个村饮用水工程,源口至林岙公路建成通车。

  (四)扎实推进“六城联创”,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深入开展拆违“亮剑”行动,全年拆除违法建筑440万平方米。超常规、大力度推进牛山工程,实现当年立项、当年征收、当年开工、当年部分项目建成投用。扎实开展“绿满瓯海”行动,凤凰山等12个综合性公园和138个小游园建成开放,瓯海大道、温瞿公路、宁波路等道路景观绿化完成提升,建成城市绿道52公里,新增公共绿地346公顷,创成省级森林城镇2个。认真抓好洁化美化亮化工作,深化“数字城管”平台应用,加强文明标化工地创建。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完成双桥河黑臭治理,电镀园区创成省级示范园区,青山白化治理和坟墓生态化改造扎实推进,新增市级以上生态街道4个、生态村72个。

  (五)扎实推进民生事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区财政用于民生支出14.24亿元,增长10.6%。启动省级教育现代化区创建,瓯海第一高级中学组建投用,南白象一小主体竣工,首批8所民办学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扎实开展。温州肯恩大学、浙江安防职业学院建设进展顺利。全面落实文化惠民举措,农家书屋实现村居全覆盖,新增社区文化服务中心24个、新居民文化俱乐部20个,百鸟灯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深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改革正式启动,临床检验中心组建运营,南白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工程扎实推进,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全覆盖,创成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区。加快完善体育健身服务体系,体育中心、龙舟基地建成投用,新建登山健身步道50公里,成功举办全国山地户外锦标赛、全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和全区第五届全民运动会。不断夯实计生基层基础,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及时妥善处置各类劳资纠纷和欠薪逃逸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推进社保提标扩面,全面推行社会保障市民卡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增五大险种参保人数5.1万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新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9个。大力推进安置提速,完成拆迁安置房交钥匙879套。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创成省级扶残助残爱心城区。强化社会管理创新,平安瓯海建设扎实推进,“三网合一”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不断健全,刑事和“两抢”案件发案数分别下降24.7%、37%,十八大安保任务圆满完成。注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一批久而未决的疑难信访问题得到化解。防汛抗台、地质灾害防治、森林消防、动植物防疫工作扎实开展。工青妇、老龄、慈善事业全面发展。征兵任务圆满完成。民族、宗教、统计、移民、外事、侨务、对台、应急、人防、国防、双拥、档案、地方志等工作不断加强。

  (六)扎实推进“打非治违”,安全生产严峻形势有所改变。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集中整治消防和安全生产、用电安全等六大领域非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整顿企业1847家、挂牌整治重大事故隐患点155处。郭溪“8?5”事故发生后,我们深刻反思,痛定思痛,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大拆违、大提高”专项行动,严格实行“一周一小查、一月一大查”,强化网格管理和源头管控措施,落实“三级督查、全程问责”制度,打好安全隐患“歼灭战”。“8?5”之后4个月,各类事故发生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5%、15.6%。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创建市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51家,新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站11个,仙岩消防站开工建设。新居民与出租房综合服务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坚持堵疏结合,梧田北村、仙岩岩二等4个安全生产整治产业疏导点启动建设。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大,创成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

  (七)扎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服务能力得到加强。按照“务实、高效、公正、廉洁”的要求,深入开展“城市转型发展破难攻坚”、“互看互学”、“进村入企”等专项活动,推进“五型机关”创建和全员绩效考核,努力营造比学赶超、干事创业氛围。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和政协通报制度,主动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151件、政协提案175件。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人士意见,政府决策民主化程度得到提升。加强依法行政,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全面实施。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电子政务网实现社区全覆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执行“五个凡是”,承接落实市级下放审批事项222项,区级向镇街和社区下放审批事项303项,大力推行模拟审批、并联审批等制度,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坚持厉行节约,落实公务接待“三严四禁”,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公用经费减少5%,区级机关公车改革顺利推进。启动镇街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基层执法力量得到整合。完成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在编不在岗清理。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全面实施“四查”倒逼问责和落实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深入开展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资金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顺利组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得到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区上下团结实干、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辛勤工作的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作出无私奉献的驻瓯部队、武警官兵和市派驻瓯海各工作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瓯海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和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瓯海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后继乏力,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诸多困难,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经济转型升级缺乏平台和要素支撑,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外贸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重要经济指标没有实现年初预期目标。二是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市政道路和地下管网建设严重滞后,城中村改造和环境建设任务相当艰巨。三是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财政减收增支因素增多,保障和改善民生压力增大。四是社会管理创新有待加强,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影响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因素仍然较多,不少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五是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作风问题亟待改进,部分人员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形式主义、官僚作风、奢侈浪费问题依然存在,消极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多发频发。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更扎实、更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3年主要工作

  根据区委八届三次全会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省委、市委和区委的决策部署,坚持创业富民、创新强区、创意兴城,围绕“推进城市化、提升工业化”两大主线,抓投入优环境,抓平台促提升,抓统筹推改革,抓民生筑和谐,抓落实转作风,扎实推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政府转型,加快建设生态宜居民富区强的幸福瓯海,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2013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8%;财政总收入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任务

  (一)以西部交通网为重点,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基础先行,突出交通市政道路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拉开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功能,确立“1650”大都市核心区地位。

  加速西部交通网建设。开展“城市道路建设攻坚年”活动,计划投资85.6亿元、年度投资18.5亿元,重点建设18条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尽快形成“七纵六横”城市道路网。今年要贯通吹台山隧道,开工建设凤凰山隧道、桐岭隧道复线、天长岭隧道复线、牛山隧道和五磊山广化路、园区路、宁波路三个隧道工程,尽快打开瓯海城区对外通道。加快建成双南线牛山段,大力推进南湖路、中央大道和宁波路、福州路二期等工程,开工建设104国道双南线南段、新双南线、广化路南延段、园区路、瓯海大道西延段、大连路东段、秀屿路东段、龙霞路南段和蛟凤路等主干道,抓紧做好大罗山隧道接线、南过境路、翠微大道南延段等项目前期工作。围绕中心区建设、铁路配套和重点区块开发,启动33条次干路和支路建设。配合抓好金温铁路扩能改造、绕城高速西南线、市域铁路S1线、中兴大道和瓯海交通中心等项目建设。坚持“打卡口、接断路、建环线”,深入实施交通畅通工程,完成国鼎路北段和延川路、信达街改造,建成温瑞大道人行过街天桥,启动温瞿公路卡口整治。完善公共交通体系,逐步优化城乡公交布局,逐步扩大公共自行车系统覆盖面。

  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三个100%”的要求,开展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大会战,推进南片污水处理厂建设,建成污水管网40公里,新建改建公厕15座、垃圾中转站2个。继续实施电网攻坚,建成220千伏丽岙变和110千伏上汇变、黄屿变,完成10千伏配网建设。推进自供区电站改制,组建能源实业公司,完成15个村农电网改造。加强水利设施建设,计划投资45.6亿元、年度投资10亿元、抓好38个项目建设,重点推进中心区河道整治、桃源水库、任桥河拓宽、西片生态河道改造等工程。加快建设“智慧瓯海”,开工建设瓯海综合通信大楼,建成移动TD网络系统。强化中心区核心带动作用,建成公安大楼、检察院大楼、站前公共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启动中心南广场、人才大厦、工人文化宫等公建项目,推进瓯海农村合作银行总部大厦、云天楼洲际广场和娄东商业街、中央大道特色街等商业项目,加快提升新城品质、强化承载功能。

  (二)以大项目拉动为抓手,大力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坚持把投资驱动作为转型发展的主引擎,坚持以政府投资项目为主导,坚持以“双十大工程”为重点,坚持国资民资外资一起上,加快推进大项目建设,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亿元,力争完成315亿元,其中生产性投资占30%以上。

  精心谋划大项目。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进一步充实项目储备库,在农水交通、保障房、城市综合体、专业市场、休闲旅游等重点领域,认真谋划、包装一批投资规模大、集聚效应强的项目申报省级重点工程和重大产业项目,积极争取上级土地指标和资金支持。强化项目前期管理和全程督办,全力抓好方案论证、政策处理、项目报批等关键环节的落实,及时将条件成熟的前期项目转化为实施项目。

  齐心引进大项目。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健全招商机制,完善考评体系,加大考核力度,形成全域招商、全员招商的浓厚氛围。坚持招大引强选优,重点推出100个招商精品项目,瞄准世界500强、央企和国内知名企业,强化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和外资招商,加快做好站前商业广场、温商论坛中心、新桥梦多多小镇等一批意向项目的签约落地工作。积极对接“浙商回归”、“温商回归”活动,实施“瓯海人回归工程”,支持异地瓯海商会、海外联谊会等平台建设,强化乡情传递和信息互通,促进项目回归、资金回流、人才回乡。做好亲商、安商、护商工作,营造一流投资发展环境。确保全年实际到位内资25亿元、利用外资4000万美元。

  合力推进大项目。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建立重大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全面实行区领导挂钩联系重大项目,及时研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严格落实全程代办、跟踪服务,大力推行模拟审批、并联审批,实行审批、供地、政策处理三线并行,加大对项目责任单位、审批部门、功能区和属地镇街的全程督查、考核、问责力度,促进大项目建设提速提效。深化“拔钉清障”行动,开展政策处理专项攻坚,确保工程无障碍施工。

  重点保障大项目。严格依法处置闲置土地,基本完成转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土地清理,开工建设二三产返回地项目2000亩。加大土地开发提速力度,完成耕地垦造1200亩,建成标准农田500亩,争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500亩,推进低丘缓坡和地下空间利用,切实缓解用地紧张问题。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积极盘活国有资产,有序推进土地出让,增强项目资金平衡能力。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社会事业及公共设施建设领域。加强零散税源征管,制定出台工业生产和居住出租房税收征管办法。实施“瓯越英才计划”,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建立一支高层次、实用型的人才队伍。

  (三)以城中村改造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城市环境建设。深化“六城联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全力推进“三改一拆”和“四边四无四化”,加快建设美丽瓯海。

  强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坚持“四策合一”,坚持宣传先行,坚持连片推进,结合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建成区范围内的城中村改造,新开工建设保障房271万平方米,新增集聚率5%以上。制定实施城市旧居、旧厂房改造政策,大力推进重点片区整体改造和城市有机更新,全面建成牛山景观工程,完成平天镬、秀屿山片区旧房拆除。

  扎实推进拆违攻坚。深入开展拆违亮剑行动,强化综合执法措施,集中力量推进整村拆违,确保全年拆除违法建筑300万平方米,创成无违建村50个、无违建道路100条。进一步健全违法建设动态监管和巡查网络体系,严格实行新违建零容忍。加强拆后土地开发利用,实行“拆绿、拆改、拆建、拆转”结合,切实巩固拆违成果。

  深化“绿满瓯海”行动。建成开放吹台山平天镬公园、五磊山公园、石岩屋公园、秀屿山公园、华亭山公园、谢灵运公园,新建一批小游园和滨水公园,新增城市绿地725公顷。加快推进绿道系统建设,新建城区绿道37公里、森林绿道57公里、交通绿道20公里,建成梧白段滨河慢行系统和南白象段塘河水上观光线。加大立体绿化、屋顶绿化实施力度,抓好温瑞大道绿化改造提升。加强绿化管养,构建共建共养共享机制,形成全民爱绿护绿氛围。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深化“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严格实行环境污染零容忍,加强泽雅库区和大罗山生态保护管理,完成泽雅机械造纸等重点行业污染整治,新增市级以上生态街道4个、生态村51个。深入开展“空气清洁”行动,创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和烟尘控制区。加大温瑞塘河整治力度,完成丽岙白门渎河、新桥长浃河、郭溪浦东河等黑臭河道治理。深化殡葬改革,加大禁新改旧力度,建成一批生态公益性公墓。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能源合同管理,限期淘汰一批落后产能。

  强化城市精细管理。完善“数字城管”平台,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深入开展“祛疤栽花”行动,大力推进市容乱点和田间疤点整治,加大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和户外广告整治力度,完成温瑞大道文明示范路创建,加快中心区亮化工程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市容精品街区。深化卫生城市创建,创成3个市级卫生达标社区。开展建筑渣土和泥浆处置专项整治,全面推进文明标化工地创建。加大交通违建严管力度,积极倡导文明出行。

  (四)以大平台建设为支撑,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以优化环境为途径,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注重科技创新、注重平台建设,落实振兴实体经济“1+X”政策,加快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步伐。

  抓好产业平台建设。高水平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全面建成启动区改建区块立面改造和道路景观工程,开工建设拆建区块,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大力实施招商引智计划,引进一批信息技术、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类企业和科技创新团队。整合提升瓯海经济开发区,落实“一区六园”属地为主管理体制,加快“腾笼换鸟”,提高园区产出率。加快推进南湖城市综合体、新城商务区、站前商贸区、金融服务区、潘桥国际物流基地、温州文化城等产业集聚区建设,形成一批产业转型升级大平台。

  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加快城市综合体和专业市场建设,建成投用潘桥国际汽车城、国际葡萄酒交易集散中心、信泰皮革鞋料市场,加快推进华润万象城、站南商贸城、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等项目,开工建设浙南花城、温州皮具大世界、梧田朝霞商务区和仙岩大酒店、站前大酒店等一批高档酒店。抓好景山城市综合体、六虹桥城市综合体前期工作。鼓励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开工建设总部经济园二期和医药总部经济园。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建成瓯海货运市场、温州交运集团潘桥物流园,着力引进一批现代物流企业。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业,抓好仙岩、泽雅景区开发,开工建设温州植物园、牛山度假村、泽雅将军岩旅游项目、叶同仁养生休闲项目和仙岩景区入口拓宽整治工程,配合推进三垟湿地保护性开发。

  加快工业提质增效。坚持“亩产论英雄”,强化投入产出考核,大力推进工业用地二次开发,启动改造10个镇街工业小区、开工建设1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和10万平方米“挖潜节地”项目,完成工业和园区建设投资30亿元。深化科技创新,引导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新增省级新产品计划项目5个、市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3家。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出台扶持成长型小微企业发展政策,引进和培育总部型企业。深入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加大品牌培育、保护和奖励力度,抓好国家级眼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创建。加大建筑业扶持力度,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全力创建省级建筑强区。

  加快都市农业发展和山区建设。全面落实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政策措施,扎实推进农业“两区”建设,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新建现代农业园区2个。开工建设农业总部经济园,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制定实施新一轮山区发展规划,加大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扶持特色种养业、休闲观光农业和农家乐产业发展,培育建设一批山区特色村。扎实做好防汛防台抗旱、森林消防、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动植物防疫工作。

  (五)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努力为转型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大力发展地方金融组织和非银行机构,探索组建地方性金融控股集团,新增小额贷款公司2家。加强金融改革与实体经济的有效对接,大力推动企业上市,积极引导企业通过企业债券、股权融资、中期票据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地方金融监管力度,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完成瓯海农村合作银行股份制改革,推进以农村资金互助会、农村保险互助社、扶贫资金互助会为重点的信用合作体系建设,加快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开展股改、地改“回头看”,全面完成清产核资、确权颁证工作,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农业农村综合开发政策,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完成土地流转1万亩,整村流转10个。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农村产权流转和交易规范化,实现农村资源自由流动和有效融资。理顺功能区管理机制,落实财政分成体制,强化功能区和镇街在推进新型城市化中的主体作用。深化镇街综合执法改革,全面整合镇街行政执法队伍,进一步推动执法工作重心下移。推进招投标制度改革,简化招投标程序。加强与生态园工作衔接,及时解决因体制调整引起的群众办事难问题,全力抓好茶山二产返回地置换工作。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鼓励优势企业加大“走出去”步伐,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要素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支持企业创建出口品牌、完善营销网络、开拓新兴市场,扩大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加强区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加快融入海西经济区,推进对台合作交流平台建设,深化与港澳地区的经贸合作。

  (六)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全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省级教育现代化区创建,制定实施新一轮教育布局专项规划,加快瓯海职专、梧田三小迁建、中心区配套学校、温州大学附属一小等项目建设。深化民办教育改革,积极引进优质民办学校。加强基础教育建设,规范提升学前教育水平,创建省等级幼儿园10所、省级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9所,创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力配合温州肯恩大学和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加快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南白象、丽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工程建设,新增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市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6家。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疫病防控、妇幼保健、职业病防治等工作。配合抓好附一医二期、市人民医院娄桥新院建设。健全“七免”计生服务体系,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力度,提升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水平。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新建体育健身广场10个、健身自行车绿道20公里、登山健身步道30公里,全力备战温州市第十五届运动会。积极创建国家级科普示范区。加强人民武装、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防工作,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加快发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移民、档案等事业。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社保提标扩面,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深入实施夕阳红养老工程,实现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养老工作全覆盖,启动天长健康养生中心、瞿溪归国华侨侨眷养老中心和泽雅月亮湾养老服务中心等一批大型养老养生中心建设。强力推进安置提速,建成拆迁安置房20万平方米,实现交钥匙1300套。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加大社会救助和优抚力度,支持残疾人和慈善、红十字事业发展,加快建立全覆盖均等化的民生保障新格局。

  实施文化强区战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倡导“务实、守信、崇学、向善” 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和新时期温州人精神,进一步培育和弘扬瓯海精神,努力提高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加快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启动新桥文化大楼、郭溪文体中心等项目,配合推进温州六艺苑建设,创建市级以上文化示范社区2个,新建村居“文化礼堂”11个、新居民文化俱乐部40个。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支持民间文艺创作,办好仙岩绿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全力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重视发挥朱自清、琦君等历史文化名人效应,开展永嘉大师圆寂1300周年纪念活动,加强古村落、古迹遗址、名人故居和重点文物的整治保护,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完成泽雅古法造纸技艺申报国家级“非遗”工作。提升政府项目的文化品位,注重把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彰显城市独特魅力。

  (七)以社会管理创新为着力点,大力推进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各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三网一区”建设,全力打造平安瓯海。

  强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专题研判、矛盾化解等机制,加强信访工作,继续加大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力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格局。加快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大力推进除恶治乱、反“两抢一盗”、禁毒禁赌等专项整治,深入实施“警灯”、“天网”工程,新建一批公共安全视频网络监控点。健全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运行机制,关注网络舆情,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完善劳资纠纷预警和企业风险应急处置机制,严厉打击欠薪逃逸行为。

  全力创建安全生产管理示范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实行“一岗双责”,严肃执行网格管理隐患抄告、联合执法、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加强网格力量,完善信息平台,健全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全覆盖、监管无盲区”的立体化网格管理模式,强化安全隐患的源头管控和动态化管理。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和“一抓三促”专项行动,全面加强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化、消防、涉尘抛光作业等重点行业和隐患集中区域整治。推进重点安全隐患企业集中、规范发展,新建一批安全生产整治产业疏导点。深入开展省级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示范区创建,创成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示范镇街5个、示范村12个、示范企业182家。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违法行为,全力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全面实施减员增效工程。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促进融合”的要求,严格落实“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控人”措施,实现减员增效20%以上。全面实行出租房综合分类管理,提升新居民与出租房综合服务管理水平,规范管理10万间出租房。加强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监管,开展私拉乱接违法用电和外协加工专项整治,疏导取缔无证无照4500户以上。

  大力推进幸福社区建设。按照“一平台一载体一家园”的要求,深化社区规范化建设,创成4个市级农村新社区示范点、15个星级幸福社区。理顺社区运行机制,加快村社融合,开展社区选举试点,全面推进基层组织换届。继续开展社区服务项目“一社一品”创建活动,深化政府购买服务,培育非营利性社区社会组织,着力构建新型社区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发展各类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加强社工队伍专业化建设,组建区社会工作者协会。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繁重任务,政府工作责任重大。我们将按照“务实、高效、公正、廉洁”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更有效地履行政府职能,更自觉地接受各方面监督,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一)解放思想激发创造力。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勇于跳出思维定势,敢于打破条条框框,只为落实想办法、不为推脱找理由,大胆创新、大胆实践,创造性地抓好工作落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的研究,以政府转型促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大力倡导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现代经济、社会管理和法律等知识,不断增强应对复杂形势、驾驭工作全局的能力。

  (二)真抓实干强化执行力。恪守“六戒六要”,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努力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定目标、定时限、定责任,重点项目比进度,重要工作排位次,快节奏、高效率推动工作落实。加大政务督查和效能建设力度,全面落实行政问责制和落实事故责任追究制,切实解决不作为、乱作为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问题,确保政令畅通。全面推行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简化行政流程,杜绝推诿扯皮,做到急事急办、要事快办、特事特办。

  (三)转变职能提升竞争力。严格执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牢记根本宗旨,增强公仆意识,以人为本,以民为先,全力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建立“三位一体”的行政审批监管体系,严格落实“五个凡是”要求,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大力倡导深入基层的工作作风,深化“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活动,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民意,紧贴基层帮助排忧解难,面向企业完善帮扶措施,着力解决广大群众和企业反映突出的问题。

  (四)依法行政彰显公信力。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定期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政府工作。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听证、专家咨询及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不断提高政府依法科学决策水平。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完善重大行政诉讼案件跟踪反馈机制。实行阳光行政,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和信息发布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推进公共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强化财政性资金绩效评价,加强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深化“三公”制度改革,严格落实“三严四禁”,控制一般性财政支出。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对国有资产、政府投资项目等重点领域以及关键岗位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瓯海发展任务繁重,我们深感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共瓯海区委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奋力拼搏,为建设生态宜居民富区强的幸福瓯海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