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瓯海区统计局2004年瓯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2005-03-16 13:43 访问次数: 来源:zxp

  2004年,是瓯海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圆满完成了区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较好地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0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7%,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76.03亿元,同比增长13.5%;第三产业增加值27.35亿元,同比增长15.5%。第二、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1.2%和27.7%。

  二、农业

  2004年,全区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效益进一步提高,农业发展取得可喜的成绩,全区共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3亿元,同比增长6.2%,农、林、牧、渔业的产值比例为61:1.1:33.9:4。

  全区经济作物快速发展,粮食作物明显回弹。其中蔬菜和粮食比上年有大幅度增加,产量达到175335吨和28349吨,比去年分别增加9763吨和4725吨。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07公顷。封山育林面积4779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1.4%。

  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7885万元,同比增长3.0%。全区生猪存栏6.52万头,同比增长7.9%,出栏10.39万头;家禽存栏122.95万羽,出栏343.84万羽,同比增长6.1%;肉类产量12350吨,禽蛋产量3007吨,牛奶产量2777吨,禽蛋、牛奶产量比上年同期分别增加119吨和1065吨。

  渔业保持平稳发展。今年我区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平原河网20000亩的外荡、瞿溪200亩淡水示范养殖区和西部山区稻田沟坑养鱼的设施环境和优势,大力发展淡水渔业。今年全区共实现渔业总产值2121万元,与去年基本持平。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4年,全区工业企业一方面通过抓紧生产,克服拉闸限电、用地紧张带来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生产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全区今年共实现工业总产值297.85亿元,同比增长15.7%,实现增加值69.99亿元,同比增长14.0%。

  工业企业规模继续扩大。2004年全区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1家,同比新增119家。其中超亿元企业30家,同比新增1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1.76亿元,同比增长27.9%,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54.3%。

  工业企业盈利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0.30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实现利润总额5.74亿元,同比增长35.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134.91分,比去年同期提高8.22分。其中产品销售率96.1%、总资产贡献率12.4%、资本保值增值率146.1%、资产负债率44.9%、流动资产周转率2.6次/年、成本费用利润率4.3%、全员劳动生产率41970元/人。

  建筑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全区资质等级三级以上的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施工产值30.03亿元,同比增长6.5%。在建工程累计施工面积710.3万平方米,与去年基本持平,竣工面积218.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8%。工程合格率100%,共创出市“瓯江杯”7项,区“建设杯”2项,省标化工地5个,市标化工地10个,区标化工地10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4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保持了稳步的增长势头。全区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96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完成投资额8.6亿元,同比增长1.0%。民间投资快速增长,全区农村非农户限额以下完成投资6.92亿元,同比增长21.9%。

  房地产开发投资依然不景气。今年全区27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共完成投资开发额5.70亿元,同比下降2.3%。

  五、国内贸易

  2004年,消费市场人气旺盛,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9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30.71亿元,同比增长13.8%,餐饮业营业额4.25亿元,同比增长11.3%,全区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33个,共实现交易额41.41亿元,同比增长26.5%,其中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8.73亿元,同比增长18.5%,消费品市场成交额36.28亿元,同比增长28.8%。

  六、对外经济

  2004年,全区对外贸易抓住发展机遇,克服困难,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外贸出口主体和出口规模继续扩大,出口额再创历史新高。据海关统计,全区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57亿美元,同比增长36.0%,其中自营出口5.06亿美元,增长31.5%,自营进口5052万美元,增长79.1%。在出口产品中比重最大的商品依次为鞋类、服装、眼镜、汽摩配、五金配件、锁具、电器、玻璃器皿、皮革制品、打火机等十大类。

  利用外资取得新突破。2004年全区新批外资项目31个,总投资14470万美元,同比增长30%,合同利用外资6006万美元,同比增长39%,实际利用外资4286万美元,同比增长133%。

  七、邮电、电力和旅游

  据农村住户调查数据显示,2004年末,全区每百户拥有电话机达到97部,移动电话105部。

  2004年虽然饱受缺电之苦,但通过错峰、轮休等有序用电的安排,全区用电量仍快速增长,全年用电量达1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其中工业用电1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7%,占全部用电的75.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

  今年旅游门票收入434万元,同比减少18.0%。国内旅游略有好转,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4.8万人次,同比增长2.0%;国内旅游总收入2.69亿元,同比上升3%。国际旅游主要指标上升明显,全年接待国际旅游人数5404人次,同比增长224.0%;实现国外旅游总收入785万元,同比增长280.0%。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4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12.77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区本级地方财政收入5.94亿元,同比增长25.5%。地方财政支出5.65亿元,同比下降2.47%。其中行政事业费支出5.2亿元,同比下降3.4%、支援农村生产、文体广播事业费、教育事业费分别增长23.5%、40.6%和29.1%。

  金融形势活跃,存贷两旺。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3.75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25.05亿元,同比增长10.0%;贷款余额132.18亿元,同比增长13.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我区教育事业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在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水平的同时,努力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使我区的教育事业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

  2004年全区有各类幼儿园118所(已审批),在园幼儿18079人,全区学前三年幼儿人口入园率达90.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3个百分点。全区在校中小学生总数81624人,其中区外学生流入27630人,区内在校学生数占全区户籍人口的13.6%。全区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分别达到99.99%、100%、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分别达到99.95%、99.88%、99.95%。6—14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6.42%。

  高中教育普及率进一步提高,初中升高中比例达到90.4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88个百分点。成人教育持续发展,全区报名参加成人高校考试实考人数485人,上线人数410人;报名参加自学考试的人数达1748人,共4469科次。

  科技创新能力有新发展。2004年区本级投入科技项目经费443.50万元,占生产总值的0.04%。全年共获准市级及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8项,争取上级科技经费649.5万元。其中获准列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1项,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4项,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3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1项,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19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群众文化工作不断创新,文艺精品不断迭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博事业稳步发展,广电事业成效显著。在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我区两名选手分别获得温州赛区的金奖、银奖和浙江赛区二等奖。群舞《踏开浪花花》参加浙江省舞蹈比赛,获得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音乐二等奖。在市第十二届音乐舞蹈节上,我区选送5个节目获5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共10个奖项,名列全市前茅。先后举办了“七一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3周年、“7.11”世界人口日等20多场大型文艺演出。通过这些活动和文艺下乡,活跃了我区农村和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有力推动了我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004年末全区有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总量4.2万册,文化馆1个,文化站13个。

  有线电视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区电视和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7%和99%。全区有线电视用户达到77000户。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1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3个, 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679人,其中医生(师)295人,护士(师)150人。全区共有乡镇卫生院11个,床位267张,卫生技术人员410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到目前为止,共创建全民健身点(苑)66处,今年新建15处,极大方便了群众的健身锻炼。10所中小学被列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点单位,达标率99.5%,体育锻炼活动面达100%,走在11个县(市区)的前列。

  今年我区先后有325名运动员参加了市里组织的各种比赛,共获得金牌31枚。并成功举办了区第三届运动会。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区共建成烟尘控制区2个,总面积达26平方公里;建成噪声达标区3个,达标区面积19.5平方公里,建成无烟黑区1个,面积20平方公里。38家重点污染企业全部治理达标。全年征收排污费1216万元。开展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13家,其中6家通过认证。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区总人口39.69万人。其中,非农人口6.4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14.1%。男性人口20.2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0.9%;女性人口19.47万人,所占比重为49.1%。18岁以下人口7.6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9.3%;18-35岁人口13.52万人,所占比重为34.1%;35—60岁人口13.93万人,所占比重35.1%;60岁以上人口4.56万人,所占比重为11.5%。据计划生育部门统计,2004年全区人口出生率为10.17‰,死亡率为6.56‰,自然增长率为3.61‰。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2004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114元,比上年增长11.4%。农民人均纯收入7484元,比上年增长7.3%,农村恩格尔系数为45.0%,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农村人均住房面积46.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1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得到加强。截至2004年12月,全区参加养老保险人数54278人,其中企业职工34424人,机关事业职工7570人,农村居民12284人。参加医疗保险226438人,参加工伤保险17438人,参加生育保险18018人。2003年共收取社会保险基金15119万元,支出社会保险基金8117万元,全区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2004年全区共有低保对象3309户,共计8853人。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或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由于统计制度方法的变化,个别指标总量的增长情况与上年公报发表的数据不一致,均以本公报为准。